天天看点

诉源治理直面基层矛盾:淄博一个只有3名法官的法庭去年至今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87件

作者: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日讯 在淄博市张店区湖田镇湖光路,有一座小小的湖田法庭,它是张店区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之一。这座法庭虽然只有3个法官,却负责辖区湖田办事处、体育场办事处、中埠镇政府90平方公里、18.5万人口的民商事案件,每年审结各类案件千余件。近年来,湖田法庭更是在加强便民服务、特色调解以及与街道村居形成联动诉源治理上发力,为多元解纷提供了新的模式与方法。

诉源治理直面基层矛盾:淄博一个只有3名法官的法庭去年至今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87件

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守护一方和谐

“如果说政府机关是咱们区的大脑中枢,那我们法院派出法庭就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直面最基层的矛盾,最直观的感受这片辖区的民情民意。”在派出法庭工作多年的徐志东庭长总结到。

湖田法庭,听名字像是坐落在“湖光秋月”、“莲叶田田”的美丽地方,然而,湖田法庭的辖区却覆盖了大部分城乡结合部、化工区以及棚户区,这里的常住人口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外来务工者、小商贩等,人们大部分对法律一知半解,遇事情爱较真,对于辩护人、回避等法言法语也不甚理解。这些都对湖田法庭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付出加倍的耐心和细心,用群众听得懂的话来解释,”徐志东庭长说,“有时候也会遇到群众的不理解,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多次沟通,到田间地头,到群众家里去,反复做工作,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化解群众矛盾,促进一方稳定和谐”。

向前延伸司法服务,用心贴近群众

湖田法庭主动融入多元治理,不断将司法解纷端口前移,向前延伸司法服务,加强与行政机关、村居社区、各类行业协会等单位的沟通衔接,建立联动调解机制,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

今年4月,法官刘世龙接到柳杭社区居委会通报的一起因赡养导致的纠纷,社区居民孟某和王某夫妻二人有四个子女,二老均为80多岁高龄,年老多病,无收入来源,生活虽勉强能够自理,但因家庭财产等诸多因素,四个子女均未照管二位老人的生活,二老虽然在旧村改造时分了7套住房,但却居住在老年公寓。为化解双方矛盾,本着办理一个案件,重拾一份亲情的原则,法官刘世龙与社区干部共同研究对策,并提出法律建议,同时多次召集子女进行释理明法,并到养老院来到老人床边认真倾听意见,通过亲情感化、情理劝导让当事人对纠纷的形成、各自的过错作出客观的认识,消除对立情绪,尽最大努力帮助老人回归正常生活。

“打官司并不是化解矛盾的唯一办法,身为人民法官,就要为人民着想,以群众为中心,真正将群众矛盾消除在萌芽之中。”刘世龙法官说。

总结治理经验,打造诉源治理“湖田”模式

在延伸司法服务,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张店法院领导班子不断思考如何总结经验,协助基层组织将多元解纷这一治理方式予以成型优化并推广。张店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任永多次去湖田法庭辖区调研,与湖田街道党工委深入交流,共同探索诉源治理“湖田”模式,最终,形成了“街道党工委指挥——党工委班子成员挂包——包村(居)干部、镇办网格员、村居两委班子、调解员具体办理——辖区公司企业同步覆盖——法庭、派出所等基层站所指导参与配合化解”的新模式,搭建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平台,汇总各矛盾纠纷信息,通过分类甄别研判,为下沉到村居实地化解矛盾提供有力指导。

今年4月初,张店法院立案部门通过类案预警发现湖田街道一社区某物业公司将对350余户业主提起物业合同纠纷诉讼,因涉及众多业主利益,如处理不当则会引发群体性矛盾纠纷。为妥善处理好该批案件,湖田法庭按照诉源治理流程,上报综治中心平台,及时联系街道包村干部、社区网格员,了解情况、研判案情,法庭积极参与法律指导,经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促使绝大多数户主业主主动缴纳了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表示不再起诉,并送锦旗到法庭,表达谢意。

湖田法庭去年以来与街道党工委密切配合,开展创建“无讼社区”活动,法官们除了深入社区指导调解之外,创新“调解员现场调解+法官远程在线调解指导”的线上联合模式,提高矛盾纠纷源头实质性化解的效率,迄今成功协助化解矛盾纠纷387件,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最大限度减少诉讼纠纷数量。

“诉源治理是项系统大工程,既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也符合普通群众的诉求,有利于基层社会和谐,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我们法院不仅要高质量审理好案件,也要努力将法律服务前移,形成诉源治理大格局,实现矛盾纠纷‘治未病’,湖田模式是我们的一个新尝试。”张店法院院长任永说。

闪电新闻记者 宁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