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小鹿出生在双重喜庆的城市,父母很恩爱,父亲是一个煤矿工人,母亲在供销社做出纳,家庭的生活还是很幸福富裕的。
刚开始在小鹿小时候可以去单位的托儿所上幼儿园,并没有因为是女儿,爷爷就不喜欢,对这个孙女当爷爷的还是非常喜欢的,每天去托儿所接送这个大孙女,当时在这个地方有一种小吃叫甘草杏和耗子屎,老爷子会一大袋一大袋的买回家给小鹿吃。
这也养成了小鹿大大咧咧的性格,在托儿所里的所长还是小鹿的姑婆,这个姑婆就会给小鹿吃更多更好的食物水果糖果糕点什么,小鹿在70年代就养得白白胖胖很是可爱。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发型,小鹿就是一个娃娃头,厚厚的刘海,到耳边整齐的短发,圆溜溜的小胖脸,白白静静,像一个瓷娃娃,看到人就会笑得甜甜打招呼,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小鹿。
小鹿的父亲是一个严肃的男人,高大威严的那种,因为在矿上属于一个小头头,所以老是给别人很严肃的样子。小鹿母亲是一个娇小的女人,身高不高,一根长长的辫子拖到腰部,黑溜溜的,很好看。
在托儿所的时候,小鹿每天都是爷爷接送,然后爸爸下班就到爷爷家接小鹿回家,哪个时候爸爸在山下,爷爷和托儿所在山上,每天爸爸都会坐着从山下到山上的缆车,小鹿也会特别喜欢坐那个缆车,每次都会高兴得手舞足蹈的和爸爸分享今天吃了什么,学了什么,还会抱着严肃的爸爸亲亲,亲到爸爸满脸口水才会放手,也只有小鹿才不会害怕别人眼里严肃且有凶相的爸爸。
而爸爸每天雷打不动的会在山下的河边给小鹿钓鱼,那个时候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也很多,爸爸每天下班接了小鹿,吃了晚饭就会到他专属的位置,拿着他的自制鱼竿钓鱼,每天都会有一点收货,拿回来就把小鱼收拾出来熬成奶白奶白的鱼汤,等第二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来用鱼汤给小鹿熬粥喝。
因为小鹿妈妈在乡下的供销社上班,所以只有休息才能到矿上陪小鹿两父女,来的时候会给小鹿和爸爸带很多乡下好吃的农家菜和供销社热销的东西,让没有妈妈在身边照顾的小鹿父女吃的好好的,穿的暖暖的。
小鹿随着时间的长大,小鹿到了该上小学的时候了,爸爸也从小头头变成大头头了,考虑到爸爸照顾小鹿很麻烦,然后小鹿跟着妈妈回到乡下读了镇上的小学。
在乡镇小学里小鹿属于特别的人,小鹿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她也会学跳舞,学朗诵等,很是得老师们的喜欢。
80年代,那个时候的小孩上学得自己带上大米装在一个一个盅盅里,拿到学校交给伙食团的阿姨加水蒸,到了早上的课上完就能去拿蒸好的米饭吃午餐,有的还会在大米上放一些菜,肉,红薯,土豆啥的,有的就蒸一份米饭,拿着家里带来的小咸菜,大家坐在一起,你夹我的一点菜尝尝,我夹你的肉吃吃,大家都很开心的。
在小学的时间里,小鹿妈妈的供销社因为改革开放,取消了供销社,可以有个体户的了,哪个时候的人还是很喜欢赶集网每个月逢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或者有的更偏僻一点的就逢十赶集,小鹿的妈妈就把以前的供销社承包下来改成了文化茶馆,大家喝喝茶,磕磕花生瓜子,有点年纪大的还会打二两白酒,坐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打发下时间,遇到赶集,很多做生意的人都会约到茶馆谈事,还有很多年纪大的人泡上一杯两毛钱的花茶,坐着打麻将,打长牌,打扑克等等,生意还是做的红红火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