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自信--永远不要低三下四
自古纨练少伟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成功的父母不在于为子女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而在于帮助子女培养了良好的人格。善良、诚实、豁达、坚毅、自立…父母将这些无形资产传递给子女,一定比让子女继承一笔即使再多也容易挥霍掉的金钱更有价值,因为它培养的是一个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灵魂,是积极追求、永不盲弃的精神而这些都是终生受用的看不见的财富。
那一年的夏天,为了弥补家庭经济上的不足,我自作主张地在学校的贫困生申前表上签了字。我所做的一切,只是想替父亲分担一些我学费上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成为贫困生,将会被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费用,足够我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学校里,只有我和另一名叫做嘎子的学生被作为准贫困生的扶助对象。之所以称为准贫困生,是因为上面只下了一份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中间只有一个人能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里准备组织家庭调查,学校将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山区里的我们两家做调查,然后再决定最后的名额归属。到家里时,已经是上午时分。我招呼老师坐下,然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和嘎子之间的竞争关系,最后我一本正经地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抓住。父亲低着头想问题,一会儿问我:那个嘎子家境如何?我说:比我强不了多少,他父亲上山打柴摔断了腿,全靠母亲纺线过日子。父亲听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应该归人家,我们不能要,我们的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有势利心,年纪轻轻就不学好,我觉得一肚子的委屈,自己本来是好意嘛。父亲去了外面招呼两位老师说话,并且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上一只。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两位老师说没啥,只要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事,我们有能力承担,请转告校领导。
两位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样损害我的尊严。娘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有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两位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那天上午,父亲还破例从瓶里取出了放了十来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得大解,1晚我没有回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啜泣声。
许多年过去了,那件往事也随着父亲的病逝永远尘封在我年轻的记忆里。直到多年后,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他是在用一种坚毅告诉我活着的另一种坚强,我们贫穷却不卑微,善良却不软弱。
原来,在这世界上,有一种活法,叫做风骨,它是一种珍贵且坚硬的品质,激励着 自一个孩子蓬勃向上,永不停息!
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也才能活得踏实,活得挺拔,活得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