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熊向晖所写的《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一书中曾记录了周恩来总理的一件外交趣事。在1954年的瑞士日内瓦会议中,周恩来总理曾让工作人员给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当时放映了《1952年国庆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电影。当时的工作人员给外国记者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写了十五六页的说明书,这个说明书却被周总理视为是“党八股”。周恩来总理说:“十几页的说明书,谁看?我要是记者,我就不看。只要你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周恩来总理年轻时期照片
这个故事是周恩来总理众多的外交小故事之一,故事的重心也完全在展示外交智慧上,至于当时的《梁祝》究竟是什么剧倒很少有人关注。中国的“梁祝”系列故事数不胜数,仅说是《梁祝》很笼统。当时在日内瓦给外国记者放映的电影是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梁祝》是越剧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彩色越剧电影,在这部电影之前还有第一部越剧电影《祥林嫂》、第一部小型彩色越剧电影——《石榴红》。但尤其以这部《梁祝》影响最大,反应最强烈。
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这部电影在开拍的时候就是不同凡响。该电影是1952年年底在毛主席批准、周总理的关心下、陈毅元帅的大力支持下开始拍摄的。当时拍摄电影需要直流发电机,一时难以找到,陈毅元帅就将防空部队探照灯用的直流电机借调给剧组。发电机白天借给电影厂,晚上运回去给探照灯供电。电影拍摄时间长达11个月,在炎炎盛夏时,演员在摄影棚中几乎都是汗流浃背,尽管如此,每天还是工作十多个小时。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时,这部电影刚拍摄完成不久。
在这部越剧电影中,祝英台由越剧名家袁雪芬出演,梁山伯由范瑞娟出演。当时二人都是三十岁左右,正值个人艺术生涯最出作品的时候。
袁雪芬
袁雪芬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越剧“袁派”的创始人。袁派对越剧其他流派都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是众派之师,越剧中的戚派、吕派、金派、张派都是从袁派衍化而来。袁雪芬曾出任上海越剧院的院长,为越剧的人才培养出大力气、下了大功夫。她的代表剧目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等。
越剧《祥林嫂》(袁雪芬)
范瑞娟是越剧“范派”的创立者,在拍电影的时候她已是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的副团长,并且兼任着上海越剧工会的主席。在6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范雪芬扮演过上百个舞台角色,其代表作品有《梁祝》、《孔雀东南飞》、《打金枝》、《祥林嫂》等。
范瑞娟饰梁山伯
袁雪芬生于1922年,逝世于2011年,享年90岁;范瑞娟生于1924年,于2017年去世,享年93岁。
1954年7月,此片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第八届电影节中荣获音乐片奖,在西方展现了东方的魅力。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是越剧中不可缺少的精品,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风采亦不朽。现今,越剧《梁祝》仍是各剧种中最为著名的该题材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