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桥抗战开始

江桥抗战是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的哈尔戈江桥,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带领东北军阻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它标志着黑龙江战役的序幕。
1931年11月4日,日军以满铁守备队进攻,被击退。11月6日,关东军以主力第2师团投入作战。马占山亲赴前线指挥,日军以优势炮火和飞机、坦克掩护,形成拉锯。在江桥抗战中,南京政府蒋介石多次发电对马占山奋勇抵抗行为予以嘉奖,并命令张学良迅速增援马占山。11月12日,日军又从朝鲜调来援兵,加强进攻。马占山孤军奋战,因部队伤亡过大,后援无继而撤退。为激励马占山部的抗日士气,国民政府于1931年11月17日,正式任命黑龙江省代理省主席马占山为黑龙江省政府委员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而江桥抗战时,马占山军未获驻防锦州一带东北军的实力援助。张学良虽然电令马占山死守勿退,但张驻锦州部队毫无战斗准备。
但因敌强我弱,1931年11月19日,日军占领省会齐齐哈尔,省会迁至海伦。江桥战斗结束后,张学良受到社会舆论猛烈抨击。虽然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下失败了,江桥抗战被评为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被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2.光纤通讯之父
高锟,男,1933年11月4日出生,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华裔物理学家、教育家,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被誉为“光纤之父”、“光纤通信之父”和“宽带教父”。
长期从事光导纤维在通讯领域运用的研究。1949年移居香港。197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筹办电子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987年至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1990年获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2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0年获颁大紫荆勋章;2015年获选为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代表作有《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等,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9月23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4岁。
3.伊朗人质危机
伊朗人质危机(英文:Iran hostage crisis,波斯语:تسخیر لانه جاسوسی امریکا)或称伊朗人质事件。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大使馆被占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的一次危机。
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很多人至今仍认为,这场人质危机导致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连选失败。导演本·阿弗莱克以此为背景拍出了电影《逃离德黑兰》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