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雄英——蝴蝶的翅膀,带动了大明的格局

作者:满堂花醉耀九州

大明的开局很强,北上大漠,南到交趾,文臣武将,兵强马壮,而且是从蒙古手中收回了故土,民心所向,朱元璋又是出身平民,深知明间疾苦,可能不懂什么阳春白雪,但是让百姓有口吃的,这肯定就是仁爱的君王,这方面来讲,朱元璋一生都在为之而努力,更有马皇后这样的贤内助,笼络后宫,朝臣勋贵,像沐英,李文忠等这样的年轻将领,都很尊重,敬爱马皇后,这样的朝堂自然是内外和谐,甚至骄兵悍将在朱元璋面前是服服帖帖,无人敢不服,却是真没想到,有一天朱元璋会对他们举起了屠刀,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朱雄英开始说起。

朱雄英——蝴蝶的翅膀,带动了大明的格局

朱雄英,朱标嫡长子,他和常遇春女儿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天生地位超然,之后的孩子都是朱允炆,朱允熥之类,允字辈且末尾带火,而他却地位超然,后来登基的朱允炆这时候只是个庶次子。本来按照历史的轨迹,以及朱元璋的构想,朱标和朱雄英都可以顺顺利利的继承大明的天下,朱标在朝中多年,立下威信不说,还大多对这些勋贵有功劳,更和常家是亲戚,还有沐英,蓝玉等这帮猛将追随,文臣又有宋濂这样的大儒支持,自然是毫无问题,而朱雄英,作为常家血脉,地位尊崇,自然也是没有问题的,可惜,一切都只能是历史的一个玩笑,常太子妃去世极早,留下了年幼的朱雄英和朱允熥兄弟两,由马皇后抚养,后来吕氏成为了新的太子妃,但是朱允炆还是庶次子,因为朱雄英的身份注定他地位超然,皇明祖训写的明明白白,后世子孙有嫡长子,则当立,无则立庶,再没有才去宗族里找。可惜,朱雄英的死成为了变动的蝴蝶,就好像一只小蝴蝶煽动了翅膀,马皇后也很伤心,积劳成疾之后也死了,远在云南的沐英听说过直接吐血身亡,太子党瞬间就失去了很多力量,当然,朱元璋没有立皇后,他和马皇后的感情,已经不是这些能够阻碍的了,朱标的太子还是铁打的位置,而大臣们对朱标孩子的嫡庶之分又有了言论,是继续朱允熥的嫡子,还是朱允炆晋升为嫡长子,这件事儿朱标拿不下主意,朱元璋也不着急。

朱雄英——蝴蝶的翅膀,带动了大明的格局

之后呢?胡惟庸案子过去后,很少有人能阻止朱元璋内心的恶魔,因为马皇后去世了,当然,太子还在,勋贵都愿意尊重太子,听从太子的命令,可如果?太子不在了呢?随着时局的变化,朱元璋没有停下北伐的脚步,很快,太子党的蓝玉脱颖而出,带领大军鱼儿海大捷,俘虏了大量北元高层,一战成名,彻底奠定了军方第一人的称谓,自徐达,常遇春去世后,军方群龙无首的情况正式改变,就算是朱棣这样靠着徐达恩荫,加上自己军功的人,都无法和蓝玉这滔天军功相提并论。这样看来,朱标地位稳固了?不尽然。朱雄英怎么死的我们不知道,只知道,蓝玉鱼儿海大捷后,朱标就去世了,朱元璋短短几年,爱妻,长子,长孙先后去世,从此性情大变,或者说,再也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位帝王的决策,他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继承人怎么选?那些儿子里,秦王,晋王作为老二老三其实对大哥非常信服,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去抢,但是朱元璋子嗣众多,朱元璋为了永绝后患,决心自己亲自挑选继承人,朱允熥其实身份够了,但是过于顽劣,是个被宠坏的熊孩子,和在吕氏教导下,表现出知书达礼的朱允炆相比,自然差了一筹,很快朱允炆就被挑选为继承人,由朱元璋亲自教授为君之道。吕氏的开心,朱允炆的茫然,齐泰黄子橙的兴奋,还有,朱元璋的忧虑。朱元璋明白,吕氏是文臣出身,开国之初淮西勋贵太多了,他们可以向朱标低头,可以向有着军方第二人的常遇春血脉低头,但是他们不会向一个文臣的孩子低头,尤其是看着蓝玉,就差没把天下第一写脑门上了,有时候朱元璋也想,霍去病也会这样吗?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朱元璋不等了,1293年,挥起了屠刀,胡蓝之狱中的蓝玉案爆发,由锦衣卫牵头,大量武将勋贵(主要是常,徐系列门人)纷纷被下狱处死,百战将军,最终死在了君王的手里,真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后就是藩王做大,晋王,秦王,周王,燕王,代王。一个个王叔坐镇各地,不仅仅有兵马大权,还有赋税等各种权利,基本就算是称霸一方,朱元璋这样做,我想,可能是对朱允炆的不完全信任吧,如果国家有什么事儿,至少,还有各地的藩王。之后呢?朱元璋是身体力行,用他自己的话说,给你一个布满荆棘的木棍,拿不出,那就给你把荆棘全部去掉,朱允炆拿到手的,是一根干干净净,可以放手施为的木棍。不仅仅是蓝玉,冯胜,傅有徳背逼着,在金銮殿上先杀了自己儿子,然后自杀,朱元璋的冷血无情让他们害怕,朱标,马皇后都不在了,到最后,满朝开国勋贵,除了病故的,还有被株连的,就剩下耿炳文,郭英二人,郭英闭门不出,武定侯一脉在靖难之役都闭门不出,可想而知,朱元璋留下的阴影有多大。

朱雄英——蝴蝶的翅膀,带动了大明的格局

飞鸟尽,良弓藏,可有时候,朱元璋是害怕,而勋贵们,更加害怕,他们缺少的是一个有效沟通人,作为文臣支持的朱允炆,自然是不会沟通的,于是大明武将的第一次断层,到最后靖难之役还要靠李景隆,只能说朱元璋为了朱允炆,操碎了心。有时候,历史的一个小小的事情,会引发更大的,或者说难以预料的事情。朱雄英的死,彻底改变了大明的格局,不过,历史本来就是巧合的,谁又能说的准呢?只能说,时势所趋,蓝玉也是没有办法,谁让,朱标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