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雄英——蝴蝶的翅膀,帶動了大明的格局

作者:滿堂花醉耀九州

大明的開局很強,北上大漠,南到交趾,文臣武将,兵強馬壯,而且是從蒙古手中收回了故土,民心所向,朱元璋又是出身平民,深知明間疾苦,可能不懂什麼陽春白雪,但是讓百姓有口吃的,這肯定就是仁愛的君王,這方面來講,朱元璋一生都在為之而努力,更有馬皇後這樣的賢内助,籠絡後宮,朝臣勳貴,像沐英,李文忠等這樣的年輕将領,都很尊重,敬愛馬皇後,這樣的朝堂自然是内外和諧,甚至驕兵悍将在朱元璋面前是服服帖帖,無人敢不服,卻是真沒想到,有一天朱元璋會對他們舉起了屠刀,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朱雄英開始說起。

朱雄英——蝴蝶的翅膀,帶動了大明的格局

朱雄英,朱标嫡長子,他和常遇春女兒所生的第一個孩子,天生地位超然,之後的孩子都是朱允炆,朱允熥之類,允字輩且末尾帶火,而他卻地位超然,後來登基的朱允炆這時候隻是個庶次子。本來按照曆史的軌迹,以及朱元璋的構想,朱标和朱雄英都可以順順利利的繼承大明的天下,朱标在朝中多年,立下威信不說,還大多對這些勳貴有功勞,更和常家是親戚,還有沐英,藍玉等這幫猛将追随,文臣又有宋濂這樣的大儒支援,自然是毫無問題,而朱雄英,作為常家血脈,地位尊崇,自然也是沒有問題的,可惜,一切都隻能是曆史的一個玩笑,常太子妃去世極早,留下了年幼的朱雄英和朱允熥兄弟兩,由馬皇後撫養,後來呂氏成為了新的太子妃,但是朱允炆還是庶次子,因為朱雄英的身份注定他地位超然,皇明祖訓寫的明明白白,後世子孫有嫡長子,則當立,無則立庶,再沒有才去宗族裡找。可惜,朱雄英的死成為了變動的蝴蝶,就好像一隻小蝴蝶煽動了翅膀,馬皇後也很傷心,積勞成疾之後也死了,遠在雲南的沐英聽說過直接吐血身亡,太子黨瞬間就失去了很多力量,當然,朱元璋沒有立皇後,他和馬皇後的感情,已經不是這些能夠阻礙的了,朱标的太子還是鐵打的位置,而大臣們對朱标孩子的嫡庶之分又有了言論,是繼續朱允熥的嫡子,還是朱允炆晉升為嫡長子,這件事兒朱标拿不下主意,朱元璋也不着急。

朱雄英——蝴蝶的翅膀,帶動了大明的格局

之後呢?胡惟庸案子過去後,很少有人能阻止朱元璋内心的惡魔,因為馬皇後去世了,當然,太子還在,勳貴都願意尊重太子,聽從太子的指令,可如果?太子不在了呢?随着時局的變化,朱元璋沒有停下北伐的腳步,很快,太子黨的藍玉脫穎而出,帶領大軍魚兒海大捷,俘虜了大量北元高層,一戰成名,徹底奠定了軍方第一人的稱謂,自徐達,常遇春去世後,軍方群龍無首的情況正式改變,就算是朱棣這樣靠着徐達恩蔭,加上自己軍功的人,都無法和藍玉這滔天軍功相提并論。這樣看來,朱标地位穩固了?不盡然。朱雄英怎麼死的我們不知道,隻知道,藍玉魚兒海大捷後,朱标就去世了,朱元璋短短幾年,愛妻,長子,長孫先後去世,從此性情大變,或者說,再也沒有人可以改變這位帝王的決策,他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繼承人怎麼選?那些兒子裡,秦王,晉王作為老二老三其實對大哥非常信服,他們不可能,也不願意去搶,但是朱元璋子嗣衆多,朱元璋為了永絕後患,決心自己親自挑選繼承人,朱允熥其實身份夠了,但是過于頑劣,是個被寵壞的熊孩子,和在呂氏教導下,表現出知書達禮的朱允炆相比,自然差了一籌,很快朱允炆就被挑選為繼承人,由朱元璋親自教授為君之道。呂氏的開心,朱允炆的茫然,齊泰黃子橙的興奮,還有,朱元璋的憂慮。朱元璋明白,呂氏是文臣出身,開國之初淮西勳貴太多了,他們可以向朱标低頭,可以向有着軍方第二人的常遇春血脈低頭,但是他們不會向一個文臣的孩子低頭,尤其是看着藍玉,就差沒把天下第一寫腦門上了,有時候朱元璋也想,霍去病也會這樣嗎?感受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朱元璋不等了,1293年,揮起了屠刀,胡藍之獄中的藍玉案爆發,由錦衣衛牽頭,大量武将勳貴(主要是常,徐系列門人)紛紛被下獄處死,百戰将軍,最終死在了君王的手裡,真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後就是藩王做大,晉王,秦王,周王,燕王,代王。一個個王叔坐鎮各地,不僅僅有兵馬大權,還有賦稅等各種權利,基本就算是稱霸一方,朱元璋這樣做,我想,可能是對朱允炆的不完全信任吧,如果國家有什麼事兒,至少,還有各地的藩王。之後呢?朱元璋是身體力行,用他自己的話說,給你一個布滿荊棘的木棍,拿不出,那就給你把荊棘全部去掉,朱允炆拿到手的,是一根幹幹淨淨,可以放手施為的木棍。不僅僅是藍玉,馮勝,傅有徳背逼着,在金銮殿上先殺了自己兒子,然後自殺,朱元璋的冷血無情讓他們害怕,朱标,馬皇後都不在了,到最後,滿朝開國勳貴,除了病故的,還有被株連的,就剩下耿炳文,郭英二人,郭英閉門不出,武定侯一脈在靖難之役都閉門不出,可想而知,朱元璋留下的陰影有多大。

朱雄英——蝴蝶的翅膀,帶動了大明的格局

飛鳥盡,良弓藏,可有時候,朱元璋是害怕,而勳貴們,更加害怕,他們缺少的是一個有效溝通人,作為文臣支援的朱允炆,自然是不會溝通的,于是大明武将的第一次斷層,到最後靖難之役還要靠李景隆,隻能說朱元璋為了朱允炆,操碎了心。有時候,曆史的一個小小的事情,會引發更大的,或者說難以預料的事情。朱雄英的死,徹底改變了大明的格局,不過,曆史本來就是巧合的,誰又能說的準呢?隻能說,時勢所趨,藍玉也是沒有辦法,誰讓,朱标走了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