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6年毛主席听马三立说相声,被逗得开怀大笑,说:你真是个国宝一、十五“撂地”说相声二、笑对人生起起落落三、人民永远的相声艺术家

1956年,1月12日毛主席前往天津视察工作,当天晚上,在小礼堂观看了马三立的相声表演,逗得他开怀大笑。

在表演开始前,毛主席在干部俱乐部南楼的小礼堂首先接见了天津文艺界的各行人士,其中包括何迟、鲜灵霞以及相声大师马三立等杰出人士。马三立作为相声界大师级别的人物,舞台上不用三言两语,就能将观众逗得捧腹大笑,即便在毛主席面前也丝毫不逊色。

在接见马三立时,还没等毛主席走到自己跟前,马三立便迫不及待地自报家门,说:“主席,你好,我是天津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马三立。”说完惹得众人捂嘴偷笑,毛主席大笑着说:“我晓得你,你就是那个说着‘买猴子、买猴子’的马大哈,我记得很清楚呢!”大家听到此话后哄堂大笑,因为那个相声画面已经浮现在在场人们的脑海中。

随后,毛主席又接着说:“马三立,这个名字取得好,古语有云,君子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这个寓意好。”

在说话的过程中,毛主席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看他身材瘦削,劝他多吃点,得长长肉,注重文艺表演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1956年毛主席听马三立说相声,被逗得开怀大笑,说:你真是个国宝一、十五“撂地”说相声二、笑对人生起起落落三、人民永远的相声艺术家

1914年,马三立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曲艺世家,从小跟随父母前往天津,在天津长大。

其祖父马成芳是著名的说书艺人,在京城地区是出了名的,最拿手的莫过于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父亲马德禄是著名的相声演员,名列“相声八德”之一;母亲恩萃卿的曲艺则是京韵大鼓,兄长马桂元也是相声演员,并以擅长“文哏”著称。

显然,在这样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里长大,从小受到熏陶,也使他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后期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6年毛主席听马三立说相声,被逗得开怀大笑,说:你真是个国宝一、十五“撂地”说相声二、笑对人生起起落落三、人民永远的相声艺术家

以前的相声演员可不同今日一般,表演轻松,收入也可观,在当时那个时代,相声被称为“下九流”的工作,时常受人鄙夷,收入也少。

因此,马三立家庭虽从事文艺工作,家境条件却一般,虽能够解决家庭成员的温饱问题,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却难以满足,这也使马三立小小年纪在读完初中后便辍学,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1929年,15岁的马三立拜著名的相声演员周德山为师,开始专心学习相声。因其生于曲艺世家,在耳濡目染下,对于相声技艺也是了如指掌,且其学习相声的决心坚定,又有刻苦学习的毅力,这让他在相声领域很快便有自己的风格,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956年毛主席听马三立说相声,被逗得开怀大笑,说:你真是个国宝一、十五“撂地”说相声二、笑对人生起起落落三、人民永远的相声艺术家

早期,马三立就开始在街头“撂地”说相声。

起初,他在被称为“三不管”的食品街摆摊说相声,在嘈杂的集市中,别人依靠着出售食品谋生,马三立仅仅是支了个摊,拿着把扇子,便依靠灵巧的语言艺术来谋生。

四年过后,19岁的马三立娶妻成家,本以为日子可以在平淡和安稳中度过,可家庭却突遭变故,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状态。

兄长马桂元吸食大烟后就此堕落,父亲也得病去世,继母不想收拾脏乱的局面也离家出走,这时,家庭的重担可谓是完全落在了马三立的肩上,使他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好在他却没有因此堕落,而是愈发的坚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马三立游走于各种集市、码头以及庙会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只为让更多人看到他的相声,只有这样,才能赚更多的钱以补贴家用。

1956年毛主席听马三立说相声,被逗得开怀大笑,说:你真是个国宝一、十五“撂地”说相声二、笑对人生起起落落三、人民永远的相声艺术家

也正是因为如此,其相声的个人风格越来越明显,到最后独树一帜。相比于其他的相声演员,他在漂泊期间,去过许多地方,不仅有繁华的城市,也有穷苦农村,他看尽了世情人暖,将所见所感都写进相声表演中,在市民群落汲取养分,使得形成了“小市民化”的语言和表演风格,也不断丰富了作品,使作品更加具有观赏价值与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长达11年的市井相声生活,让他在大众眼里出了名,也结交了许多相声界的朋友。1940年,马三立在天津卫自成一派,成为著名的相声演员。1948,多家茶社以及电台邀请其演出,著名人士谭富英和马连良也过来为他捧场,此时,马三立终究是混出了头。

新中国成立之后,马三立虽已成为著名的相声演员,却并没有因为功利忘记自己的初心。

1951年,文艺工作者多奔赴朝鲜战场支援,继相声演员常宝堃牺牲之后,马三立主动提出无偿前往战场,作为慰问团的副团长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文娱活动,以舒缓战士们的疲惫身心。

在战争期间,马三立所在慰问团一共为志愿军战士表演150多场,战争取得胜利,慰问团也有极大的贡献。

1956年毛主席听马三立说相声,被逗得开怀大笑,说:你真是个国宝一、十五“撂地”说相声二、笑对人生起起落落三、人民永远的相声艺术家

1953年,马三立又创作和表演了一系列的相声节目,包括《老头醉酒》、《开会迷》以及《买猴》等等节目,其中以《买猴》最为经典。

《买猴》一经表演,就引起全国性的轰动,其中的马大哈深入人心,我们现在所说的马大哈就是来源于此,正是因为《买猴》,马三立获得了毛主席的注意与嘉奖。

1956年,1月,毛主席前往天津开展视察工作,文化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天津文艺界也是毛主席考察的一方面。

当晚,毛主席在小礼堂接见了文艺界的各行人士,对文艺界的发展工作进行了考察,并开展相关的指导工作。由此,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此外,趁着表演前的间隙,马三立还给毛主席讲了一个笑话,逗得毛主席前仰后翻,乐得合不拢嘴,连忙说着:“真没想到,你不仅讲相声一流,讲笑话也是一把好手,你可真是个国宝啊!”

1956年毛主席听马三立说相声,被逗得开怀大笑,说:你真是个国宝一、十五“撂地”说相声二、笑对人生起起落落三、人民永远的相声艺术家

遗憾的是,马三立成名后并没有过几年舒坦日子,便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1958年,因为《买猴》节目的表演,马三立被指认成“右派”,下放到天津新立村。在下放期间,马三立先是担任文艺团的演员,与赵佩茹一同参演节目,后又调往军粮城的农场工作,因其身材削瘦,主要工作便是往田地里送水。在农田干活时,他给大家表演相声节目,激励大家完成农作活动。

1961年,马三立被摘掉“右派”帽子后,为了不辜负对他期盼已久的观众,没有休息多久便复出了。1970年,为配合城市人口疏散工作,马三立和家人再次迁往农村,并生活了七年。

在这颠沛流离的几年间,马三立没有任何抱怨,只是顺其自然,积极地面对生活,苦难过后的他,依旧闪耀在舞台上。

1956年毛主席听马三立说相声,被逗得开怀大笑,说:你真是个国宝一、十五“撂地”说相声二、笑对人生起起落落三、人民永远的相声艺术家

马三立于1977年从农村回到城市,1979年再次登上黄河大戏院的舞台,表演了《买猴》,观众看到许久未见的身影,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马三立也多次向观众鞠躬,以回复观众对他的期盼,也更是表达了他在经过多次磨难后,依旧可以站在台上讲相声的感动。

在好友的建议下,马三立于1985年入党,成为一名党员,这也完成了其多年以来的愿望。1988年,马三立又创作了相声小段《家传秘方》,以其精湛的相声技艺,使剧院里头笑声一片,也因此收获了一批新观众。

后期,马三立因为身体原因,很少出现在舞台上,却依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此外,他还多次受邀前往劳改所给劳改青年讲相声,也在会议上给老年公寓等托老机构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也会前往敬老院,给老人们讲相声,给他们带来快乐。

1956年毛主席听马三立说相声,被逗得开怀大笑,说:你真是个国宝一、十五“撂地”说相声二、笑对人生起起落落三、人民永远的相声艺术家

2001年12月8日,马三立在天津人民体育馆举行了盛大的相声告别仪式。大家都舍不得马三立,为此泪湿眼眶。身为一名相声大师,马三立虽告别了相声舞台,但是,对相声的热爱却不会终止,人们对他的热爱也不会因此消减。

毛主席说马三立的名字好,三立意味着:“立德、立功、立言”,马三立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三立。文章的最后,我们要永远对我们的先辈保有一种敬意,同时,也要向他们学习其中的优良品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