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士珍,低调做人与拥有保皇思想,让他名声不如北洋两小弟大

作者:如日中天54

今天向大家介绍:我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位列北洋三杰之首的王士珍(另二位是段祺瑞和冯国璋)。

王士珍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如他的两位小兄弟大,是因为他向来做人低调,而且一直是个保皇派。

王士珍,低调做人与拥有保皇思想,让他名声不如北洋两小弟大

北洋三杰

下面就来说说王士珍的故事。

一、为袁立汗马功劳,宣统年辞职

王士珍出生于一贫苦人家,其父亲与伯父均早逝,他与寡母相依为命,寄居在正定城内西门里伯母娘家,靠母亲替人做针线活艰难度日。但他聪明好学,17岁时考入正定镇总兵学兵队,后又入天津武备学堂,在炮兵科学习3年,毕业后到山海关任炮队教习。

王士珍采用西法教学,并且学以致用,所以博得上司的称赞。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王士珍随叶志超(原正定镇台,因看重王士珍,让他做了自己的勤务兵)奉命赴朝与日本人作战。在战争期间,他表现勇敢,还能不乱拿百姓食物。

王士珍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现,还要感谢当时天津武备学堂的总办荫昌,是他在袁世凯于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时,向袁世凯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王士珍。让王士珍有幸与袁世凯结缘,成为后者的得力助手。同时投入袁世凯门下的还有王士珍的另外二位校友:段祺瑞和冯国璋。

王士珍,低调做人与拥有保皇思想,让他名声不如北洋两小弟大

王士珍

王士珍这个人的特点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由于他做事细密、周到,而且不张扬,所以深得袁世凯的信赖,以至于有关军中的成绩考核、人事的升降任免等大事,袁世凯多与他商议。

而王士珍也非常感激袁世凯的知遇之恩,他竭力帮助袁世凯训练新军。并完全按照近代德国陆军的营制、操典来训练士兵,又聘请德国军官担任教官和督操官,且全部使用外国造新式武器。将这支部队训练得井井有条、面貌一新,让人刮目相看。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奉诏到小站检阅新建陆军,王士珍将工程营设置的水雷、旱雷、踩雷及各种武器一一演习,再加上新建陆军比旧军军容整齐,荣禄看后大加赞赏,向袁世凯赞叹道:“此人负治国之才,不第长于军事也。”袁世凯听后,就更加倚重王士珍了,此后对他提出的要求,无不应允。

王士珍,低调做人与拥有保皇思想,让他名声不如北洋两小弟大

王士珍军服照

后来,在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期间,袁世凯曾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这位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的确比旧军精练娴熟,就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这“三杰”,又被人称为袁世凯的“龙、虎、豹”。自此,王士珍被推为“三杰之冠”,始称北洋“三杰之龙”。

当光绪、慈禧相继去世后,幼小的宣统皇帝溥仪继位,由其生父醇亲王载沣摄政,因政见不合,袁世凯失宠被免职,王士珍也申请开缺,一则是为避免嫌疑,二则也为报袁世凯知遇之恩。

二、淡泊民国官职,做顽固保皇派

王士珍没有其二位兄弟:段祺瑞和冯国璋名声大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一直是个顽固的保皇派。虽然在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复出当上总理后,第一个奏请就是让王士珍襄办湖北军务,还让他就成为陆军大臣。

王士珍,低调做人与拥有保皇思想,让他名声不如北洋两小弟大

王士珍照

但是,王士珍出山后,反对段祺瑞的共和宣言,当宣统四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溥仪退位时,王士珍又为清室竭力争取优待条件,最后还为了表示忠于清廷,不愿副署退位诏书,并辞官退居家乡正定城内。

当袁世凯原形毕露,想尽快龙袍加身,做中华帝国的皇帝时。杨度、梁士诒、陈宦等先纷纷奔走劝进,在被封爵进位后又互相庆贺。但此时的王士珍却比较清醒,他超然与外,不为帝制所动。这反映他能审时度势、高人一等地看待局势,提前预料到袁世凯的皇帝梦不得人心,肯定做不长。

然而,王士珍毕竟是个顽固的保皇派,当1917年6月14日,张勋借调停黎、段矛盾之名进京拥清废帝复辟时,他竟然命令守城部队打开城门,让张勋的辫子军象潮水一般涌进城内。又随同张勋等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清帝复辟,并当上了参谋部尚书。

王士珍,低调做人与拥有保皇思想,让他名声不如北洋两小弟大

王士珍晚年照片

谁知张勋复辟丑剧仅12天就以失败告终。段祺瑞又重新当上了国务总理,这时王士珍感到无脸见人,想再次回乡隐居,但段祺瑞(毕竟是他的二弟啊)不但不谴责其有罪,反而说他维护治安有功,竭力挽留他。

三、短期担任总理,因派系斗争永久隐居

1917年9月1日,孙中山就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出兵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段祺瑞与冯国璋两人,一个气势汹汹地要武力统一南方,另一个则主张和平解决,“虎”、“狗”两家的矛盾逐渐加剧,到11月中旬,已经闹的水火不容。

11月20日,冯国璋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的职务,请王士珍组阁。但王士珍已经厌倦了政治生活,拒绝了冯国璋的请求。后来,冯国璋让人去王士珍门前请愿,并高呼:“请聘老出山组阁,以巩固北洋团体。”王士珍不得已,只好出任了内阁总理。

王士珍,低调做人与拥有保皇思想,让他名声不如北洋两小弟大

王家大院

王士珍组阁后,对这两家的内讧已经无可奈何,实在没法调和,他连连叹息;“兄弟阋于墙,自毁家门。”最终,经不起风波的王士珍被迫于1918年2月“引疾告归”,这让他的总理任期仅仅三个月,便永久地离开了政坛的是是非非。

从此,这条“北洋之龙”就长期隐居北京,在后来的战争风云中,他两次组织治安维持会,尽心竭力地维护社会秩序,使北京免遭战争的灾难,受到京师民众的钦佩,另外,王士珍还几次主持了北京的慈善活动。1930年7月10日,因肠癌在北京去世,享年70岁。

总之,我国近现代政治人物王士珍,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如他的两位小弟:段祺瑞和冯国璋大,是因为他向来做人低调,而且一直是个顽固的保皇派。

王士珍,低调做人与拥有保皇思想,让他名声不如北洋两小弟大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王士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但是他思想陈旧、跟不上历史潮流的行为,则必须要得到批判。我们应该顺应历史趋势,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争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为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梦想而努力奋斗。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