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留学生张一得之死,给我们做父母的留下什么思考?

作者:第2导师

我早就说过,中国的很多父母,自己对自己这辈子早就失去信心,不抱希望,甘愿退居二线,承认平庸,躲在孩子娇小的肉身后面,对孩子施以极致到夸张和狗血甚至充满戏剧性和话题度的奇葩后勤服务,把孩子的肉身,绑在攻城锤的最前端,让孩子替自己去撞击阶层板结的城门板。

孩子从小在这种感动中国式的艰辛叙事话语下,被洗脑,被绑架,不感动父母的付出都不行,稍有懈怠都不可,成绩微有起伏,就感觉是末代崇祯负了天下,负了列祖列宗一样的罪责,精神压抑,时间线被庸父劣母的焦躁,愤懑,委屈,挫败感,无望感,和变了种的所谓爱,完全填塞,不死不疯都是命大的。

我一直说,现在很多人对学区,对学校的执念,更多来自父母自身,他们害怕自己不能拼下一个好学区好学校,会在同龄中年里抬不起头。

一旦入不了好学区,好学校,孩子一旦出现成绩大滑坡,自己靠投资孩子,重仓孩子,拜孩子教,靠孩子实现余生大翻身的计划大概率面临流产和破灭。

反而最关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绩,成长。他们那么执着于学区房,好幼儿园,好小学,不过是家长们自己对脸面和成功感的pk!

孩子行,我有光,我反正是退居二线,专攻后勤,我不用直接接受家长之间大量社会资源和人格要素上的比较。我只要把辛苦,不容易,艰难的,对孩子的成绩关心到眼红的人设推到极致就够了,就躲开了扭曲社会评价体系的追逃。

这几乎是五千年来,最累的一代儿童,和最懦弱无能没有担当的一帮父母。

你能想象牛魔王,铁扇公主,不上阵,躲在家里,专职培养红孩儿,去和各路妖怪大pk,替自己的家族承担超凡入圣,修仙得道的使命么?

不,不是的。

西游记里牛魔王自己一直在前台打拼,他500年前就和孙悟空称兄道弟,八拜为交,到处打造人脉,抓住自己短短一生,努力挣扎,攀爬,红孩儿反而个放任自流,野蛮生长,发型自由,快乐无边,不被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绑架的脚丫子可以插在芬芳的泥土里,鼻子眼尽是山野青果红花淡芬芳的无拘无束妖二代。

可能比白洋淀里上树摸鸟,下河捉鱼的张嘎子还要快乐。

牛魔王都不会懦弱鸡贼地彻底退化转型成后勤部长,放弃自己的牛生,把一切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把幼小的孩子顶到社会竞争的前台。而中国现在很多的家长,连牛魔王都不如!

你口口声声为了孩子更加优秀,你自己优秀了么?

你每天监督孩子语文考第几,数学考第几,你在家长群里,理性头脑排第几?勇敢坚韧排第几?大度乐观排第几?耐心涵养排第几?

我很喜欢刘文天翻唱的《梦回唐朝》,里面那歌词极其生猛,几乎是华语音乐在意象构建,气象渲染,情绪殉爆上面做到的最高级。

今宵美酒,映着明月,

男耕女织,丝路繁忙。

豪杰英气,大千锦亮。

刘文天在中国好声音翻唱这首歌的时候,已经36岁了。他口里虽然唱着“沿着掌纹,烙着宿命”,自己却并不臣服于所谓宿命,而是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三口,争取一个让自己本身(不为任何人,也不让任何其他人代替自己)绽放生命的机会。

留学生张一得之死,给我们做父母的留下什么思考?
留学生张一得之死,给我们做父母的留下什么思考?
留学生张一得之死,给我们做父母的留下什么思考?

刘文天在好声音炸场视频

说的不是就刘文天这样的人到中年,仍然不甘被命运摆布,亲自下场,撸着袖子和宿命搏斗的男耕女织,豪杰英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