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10: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下)

作者:译海拾蚌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10

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藏烟”古墨(下)

——藏烟古墨何人所制?

陈家基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10: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下)

萧殷收藏的“藏烟”正面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10: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下)

萧殷收藏的“藏烟”背面

现在萧殷文学馆展出的萧殷曾经收藏的“藏烟”,价值不菲。因为它们都是名家所制。其中“放颠欲拜”、“书换群鹅”和“此君玩研”三枚墨锭为曹素功制,“仿古隃糜”墨锭为汪近圣制。这几枚墨锭的侧面均有制造者为曹素功或汪近圣的字样。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10: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下)

“放颠欲拜”、“书换群鹅”和“此君玩研”三枚墨锭侧面字样为“徽州老曹素功制”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10: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下)

“仿古隃糜”墨锭侧面字样“古歙汪近圣造”

历史上有名的墨锭制作者有清曹素功曹素功与胡开文、汪节庵、汪近圣并称为清代四大制墨名家。

萧殷收藏的墨锭中,“放颠欲拜”、“书换群鹅”和“此君玩研”三枚墨锭为曹素功制。

曹素功(1615—1689年),原名圣臣,号素功,安徽歙县人,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他早年潜心科举仕宦之途,因不遂心愿,便返乡以制墨为业。最初借用名家吴叔大的墨模和墨名,并开店营业,以后墨质和工艺造型日渐精良,名声亦渐远扬,其墨业更加兴旺。后移店至苏州、上海等地,常为权贵和名流定版制墨,在社会上层影响很大,被誉为“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

萧殷收藏的墨锭中,下图的“仿古隃糜”为汪近圣所制。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10: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下)

此“仿古隃糜”墨锭侧面字样为“古歙汪近圣造”

隃糜,拼音yú mí,古县名;以产墨著称,后世借指墨或墨迹;引申指文墨。

古歙为徽州别称。

汪近圣(1692—1761),清代制墨名家。行名元林,字鉴古,徽州绩溪人。 [1] 原是曹素功家墨工,清康熙、雍正年间崛起,摆脱曹家羁绊,独自在徽州府城开设了一家“鉴古斋”墨店。其墨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与曹素功、汪节庵等齐名,一时购求之家咸以汪氏为最。

初受雇于曹素功墨店为主桌墨工,清朝雍正初(1723)郡城歙县自开“鉴古斋”墨店。其精于墨理,独能鉴古法,而更为调燮,所制之墨,光可以鉴,锋可以截,其声铮铮,黑如齐汇,被视为当世之宝,徽属六邑士子争购其墨。乾隆六年(1741),朝廷征墨工于徽州,歙县令赵本因悉“徽墨之见赏朝廷,曹氏为播其名,实赖汪近圣及其子惟高之制作。”故推荐汪惟高入京,“由是名大著于世。”汪近圣所制集锦墨,造型、图案、题识精巧出众,最为著名的有:御制四库文阁诗墨(5锭)、御制花卉图诗墨(48锭)、御制耕织图诗墨(47锭)、御制铭园图墨(64锭)、黄山图诗墨(36锭),及乾隆皇帝御铭的仿古墨等。

萧殷曾经收藏的“藏烟”的四枚墨锭,无论是真正出于曹素功和汪近圣之手制作,或是近代该两位制墨大家的后人以祖上留下来的古墨模制作的仿古藏烟,它们都是精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萧殷的文化品位与艺术修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