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谁干的?10月29日,印度巴士坠入峡谷,11人遇难,莫迪连夜发声

作者:环球调查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估计莫迪不会料到,就在印度准备增兵边境,反政府武装频繁在克什米尔地区挑衅印军之际,一起悲剧突然发生了。

谁干的?10月29日,印度巴士坠入峡谷,11人遇难,莫迪连夜发声

29日,印度内政部证实,日前一辆小型巴士行驶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处山路时,突然坠入山谷、车身严重损毁,造成至少11名乘客当场遇难,15人受伤,其中7人受伤。

事发后,当地印度空军第一时间出动了搜救直升机,目前已经找到了所有遇难者遗体,并将继续搜寻伤者或遇难者。

也就是说,最终的伤亡人数还没确定,伤者与遇难者人数后续可能还会上升。

当天晚上,莫迪连夜发声表态,称对这起事故“感到悲痛”,并对遇难者家属表示哀悼,同时祈祷伤者早日康复。

29日上午,莫迪总理基金也宣布,将拿出2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7万元)和5万卢比(约合人民币4300元)分别对遇难者家属和伤者进行补助。

很显然,不论是这起事故的伤亡情况,还是莫迪连夜表态的反应,都在表明这起悲剧,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在这之中,至少3个细节值得关注。

谁干的?10月29日,印度巴士坠入峡谷,11人遇难,莫迪连夜发声

1,事故发生原因,至今都没有个说法。

截至目前,不论印度警方也好、军方也罢,都没有透露该事故发生原因是什么,就连初步推断、是人为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导致的,都没有一点消息。

这无疑给这起令人悲痛的事故,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2,事发地点很不简单。

一来,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印度边境,且与巴基斯坦相邻,双方为争夺该地区的归属权、斗了70多年,至今都没有个结果。

二来,克什米尔地区除了有存在已久的印巴冲突之外,还有不少反政府武装与“激进组织”盘踞。

最近一个多月里,印军便接连2次遭到反政府武装的伏击,目前已有11名士兵丧生,其中包含2名军官。

三来,也正因为克什米尔地区常年动乱,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深入该地区。

并且,从事发地点来看,显然是人迹罕至之地,这辆巴士为什么到这来,又要去往何处,以及车上坐的都是些什么人,目前都没有消息。

谁干的?10月29日,印度巴士坠入峡谷,11人遇难,莫迪连夜发声

3,事发后,印度各方的反应很不同寻常。

一方面,历来以“效率不高”著称的印度军方,第一时间出动直升机,并且现在还在搜寻。

按理说,完成了初步救援任务后,空军是可以撤退,将任务转交给地面搜救人员的。但印度空军这次没有,而是继续搜寻。

另一方面,印度近期发生的麻烦事不少,其中同样不乏有人员伤亡情况较大的事故发生,但莫迪发声的频率并不高,并且远没有这次“连夜发声”来得那么兴师动众。

而且,在莫迪发声后,其基金立刻宣布了拨款补助遇难者家属和伤者,这种“高效率”同样是很罕见的。

结合这3个细节来看,或许可以大致分析出三点。

谁干的?10月29日,印度巴士坠入峡谷,11人遇难,莫迪连夜发声

一,关于“谁干的”这一问题,不外乎3个可能:

可能一,客观因素导致,即路况不好、地面打滑,巴士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等等。

毕竟,印度的基建水平如何,外界是有目共睹的;而失事的巴士,从外形来看,显然也是“有年头”的。

可能二,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车辆失控、坠下峡谷。

毕竟,事发地是一个非常深的峡谷,山路也是盘山而建,对司机的驾驶能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并且,还有一点要注意,按照印度的风格,这辆小巴士估计是超载了的。

目前,算上已经找到的伤者与遇难者,人数就多达26人了,这对一辆小巴士,而且还是跑中长途的巴士来说,显然是超载了。

可能三,某些反政府武装或“激进组织”所为。

毕竟,近期印军两次遇袭,都是反政府武装提前埋伏导致的,谁也不能保证,事发路段上,会不会有他们做的手脚。

谁干的?10月29日,印度巴士坠入峡谷,11人遇难,莫迪连夜发声

不要忘了,在接连2次遇袭后,印军多次出动增援部队,准备对这些反政府武装展开“清剿”,但由于这些武装人员已经潜入了深山密林,印军至今还是一头雾水。

因此,不排除有反政府武装刻意针对巴士、制造混乱的可能;也不排除他们在公路上设下陷阱、准备埋伏增援印军,但却被该巴士率先“踩雷”的可能。

总之,不论是哪种可能,这起悲剧的发生,除了带给涉事人员及家属伤痛之外,也再次加剧了本就复杂多变、剑拔弩张的克什米尔地区局势。

此外,正因为事故原因不明,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也得当心印度强行“甩锅”,而后发起冲突、趁机转移国内危机。

毕竟,去年印度疫情失控、内部混乱升级之际,印度就这么干过。

总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局势敏感之际,多个心眼总没有坏处。

谁干的?10月29日,印度巴士坠入峡谷,11人遇难,莫迪连夜发声

二,莫迪的表态与反应“略显谨慎”。

毕竟,克什米尔地区近日本就是“多事之秋”,除了有反政府武装频繁发起袭击之外,还发生了数起针对印度其他邦劳工的袭击,并且同样造成了10多人遇难。

为了呼吁莫迪采取行动、保护外邦劳工及克什米尔地区的安全,新德里甚至还发生了一起数千人参加的抗议集会。

所以,在克什米尔如今本就是“热点地区”的背景下,莫迪在得知噩耗后,不论多晚也要连夜发声表态,一方面是稳住民心,另一方面则是凸显自己这个总理的存在感,以及所谓“体恤民情”的形象。

不过话说回来,莫迪基金给的补助款,确实有些“拮据”——遇难者家属1.7万元,伤者4300元的情况,似乎并不能体现莫迪的诚意与重视。

要知道,就在前一天,印度才宣布,要花30亿美元向美国购买30架无人机。不得不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谁干的?10月29日,印度巴士坠入峡谷,11人遇难,莫迪连夜发声

讽刺的是,去年印度疫情失控时,莫迪还打着“无力抗疫”的旗号四处借钱,结果美英法德没一个愿意伸出援手,最终还是亚投行贷了12.5亿抗疫资金给新德里。

但如今,嘴上说着没钱、哭穷的印度,在掏出30亿美元买美国无人机上,倒是爽快得不行。

不得不说,能把“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玩得这么溜,印度,可真有你的。

三,种种情况表明,在印度饱受疫情、经济以及社会等危机的困扰下,克什米尔等地又频发动乱,印度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处境。

谁干的?10月29日,印度巴士坠入峡谷,11人遇难,莫迪连夜发声

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迪更应该做的,是集中精力抗击疫情、应对危机,而不是整日与美英等国为伍、搅动地区局势,让自己卷入更深、更难以挣脱的泥潭。

总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究竟是认清现实、及时收手,好好治理国内危机;还是继续一条路走到黑,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莫迪可真得三思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