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扩散 野外危害与识别及应急防控技术
草贪婪夜虫是粮农组织全球警示的一种主要农业害虫,属于鳞翅夜虫属的灰翅夜虫,而甜菜夜虫、斜纹夜虫是同属有害昆虫,具有杂食性、迁徙性、爆炸性特点,其危害远远超过后两种害虫。草蛭贪夜虫对幼虫食植物形成危害,宿主范围广泛,包括玉米、水稻等谷类作物在内的42种186种植物,一般造成作物产量下降20%~30%,严重造成灭绝。草原贪婪夜班的大规模入侵和蔓延势必威胁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亟待做好草蛞蝓的防治工作。
1 草贪夜蛾发生和扩散的现状
草贪夜茧宿主较宽,并分为两种生物类型,即主食玉米高粱玉米型和主要食用水稻牧草型。目前,已迁入我国的草原以玉米型为主,但随着水稻生产季节的到来,稻型人口很可能加入。5月8日,四川省第一批草地夜蛾在西昌里州的玉米田中发现并确认,截至5月22日,全省有凉山、泸州、宜宾、攀枝花、遂宁、内江、南城、成都、资阳、德阳、达州、广安等12个市县40个区县,查明草原贪婪夜蛾的分布和危害情况, 初步调查发现玉米田植株受害率达30%以上,叶洞数量多,心叶严重,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后期产量。
草原贪夜虫平均温度范围为11~32°C,能适应高降雨量和干旱等恶劣条件,预测草原贪夜虫将形成我国年度繁殖区和夏季发生区,该省磐西地区、四川南等大片地区有冬季条件,可能成为草贪夜虫的一年生繁殖地。全省玉米全年保留春玉米、夏玉米和秋季玉米种植,全省统计面积180万hm2,四川南部和高粱20万hm2,适宜的温度和丰富的食物给草原贪婪的夜莺提供了丰富的条件,未来南风气流和不规则降雨,将极为有利于草原贪婪夜蛾继续从缅甸迁徙, 云南、贵州等地进入四川省或从四川省低纬度地区迁至高纬度地区。据预测,除甘孜巴县、凉山县部分高原地区外,四川盆地和盘西地区草原可能有害,昆虫区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
2 草原贪夜蛾田危害及鉴定
玉米型草蛾适合吃除植物根部以外的所有地上部分。草幼虫是典型的完全发育的昆虫,觅食危害阶段是幼虫期, 6 岁幼虫是危害最严重的。

草在晚上腐败
幼虫是有害的叶子,留下半透明的薄膜"窗洞"(以甜菜夜虫引起的类似危害为特征的窗洞),3岁以上的幼虫叮咬在叶子上形成大小不一的孔(与玉米茧引起的穿孔有显著差异),心叶或雄性尖刺可以看到大量的颗粒状粪便, 幼虫隐藏,幼虫也咬玉米和穗果。幼虫被确定为具有两个不同的特征,一个是黑色(或橙色)头部具有独特的黄白色倒"Y"图案,另一个是腹部末端前部有四个黑色斑点呈方形排列。幼虫变化很大,无法识别。幼虫被错误地死亡,在受到干扰后蜷缩成"C"形。雄性成虫和斜纹夜虫的特征最相似,体长约15mm,明显小于后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斜纹前翅在环和肾形斑点中间有3个明显的白色斜线,但草贪婪的夜虫没有。
3 应急防控技术
1.在全省范围监测、预警和技术宣传草原贪夜虫入侵四川、各级农业和农村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和农业生产主体收集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虫害动态,预警迁徙风险,并引导安装诱捕监测装置;逐步开展现场培训班,使生产主体或监测人员通过野外草的形状特征对田间贪夜莺有初步识别,可疑及时送达样品,DNA鉴定。
3. 2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美洲的草夜虫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目前推荐的防治药物主要有杀菌剂、Bt、甲基盐、氯虫苯二氮卓类、拟除虫菊酯、氯氟烷化物等。施药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和傍晚,主要是喷洒玉米心叶和穗状,如果幼虫处于早期(1~2岁),效果最好。玉米田、草原贪夜虫与玉米茧、甜菜夜虫、粘虫等混杂现象,注意合理用药。如果你想多次施用药物,记得使用药物轮换。
3. 3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作物抗逆性
田间合理的肥料水分管理,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作物自身的抗虫性和抗虫性,减少受害损失。
3. 4 有效利用倾向性诱杀装置技术
草贪夜虫昼夜外出,用寻光灯,建议在野外安装杀虫灯,每2~3hm2安装1盏杀虫灯。同时,安装信息素捕集器,1套/667m2,监测和控制两用,对减少野外成虫数量有显著效果。疏水阀有诱瓶、三角粘板、船型粘板等,正确安装诱导芯,粘性板稍粘,减少虫害逃逸。
3. 5 使用假死人工捕获幼虫
被打扰后,草贪夜虫幼虫迅速卷起,呈"C"形,带有明显的假死感。利用幼虫的这种特性,幼虫可以直接捕获并与田间农业作业相结合进行杀伤。
3. 6 保护和利用捕食者
种植非本科作物,增加大田作物的多样性,丰富天敌庇护所,结合化学农药的科学应用,及时发现、保护和耕种草原贪夜敌,进而优化农业生态,对草原贪夜雁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