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柄秋扇,掩去了多少闺阁女子哀怨的愁思和泪水

一柄秋扇,掩去了多少闺阁女子哀怨的愁思和泪水

天气转凉,湿热的苦夏已过,趁着一个晴日,收拾一下屋里的杂物。

一台老式的电扇,默默站在一旁,仿佛一个老家人,低着头,随时等着你的差遣。

虽然现在家家都有了空调,但有时为了节能省电,或想独自贪点凉风,还是会用上电风扇。我也不过才几日没用到它了,而现在看来,既觉得它老旧,又觉得它多余。

电扇不声不响,独自哀怨,我想,会不会是我的秋思增加它的忧愁。现在它看上去有点“尘满面、鬓如霜”的感觉了,我不禁还去拨动它的开关。

我还是没有去启动它,我怕它的轰鸣破坏了这么难得的秋日下午的恬静,我怕它的扇叶扇出积攒在它身上的灰尘,还是算了吧,我打算把它擦洗一下,或许明年还要用它。

整理结束,我坐在窗下,回头看了一下刚才电扇所在的位置,底座留下的印迹还在,屋外秋风阵阵,几片黄叶落地,我莫名地有了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

一柄秋扇,掩去了多少闺阁女子哀怨的愁思和泪水

汉朝宫闱,椒墙斑驳,亦是秋凉光景,一妃子黯然神伤,呆呆地望着一柄团扇,低吟道: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妃子一边吟诵,一边举帕拭泪,缓缓转头望向窗外。我怕她看到我窥视,匆忙低头躲去。

额头一阵疼痛,撞到了沙发旁的置物柜,原来是个梦。

我坐起,呆呆的出神。

我知道这首诗,是汉朝班婕妤的《团扇歌》。

班婕妤是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她出身大家,是个才女也是个美女,落落大方又贤惠持重。起初屡得成帝宠幸,诞下一皇子,不幸夭折,后未有生育。这似乎暗示着她的黯淡前景。

果然,赵氏姐妹入宫后,班婕妤渐渐失宠,如一把秋扇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后世多有用“秋扇”之典,女子多成了弃妇,臣子多成了孤臣,孤臣尚可寄情山水,而弃妇往往顾影自怜,古代女子的命运多舛,想来为之涕下。

伤感之余,我又想起来两首关于秋扇的诗来。

一柄秋扇,掩去了多少闺阁女子哀怨的愁思和泪水

一首是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的这首小诗色彩上都是冷色调,读来令人有凄清之感,对诗人的人物顿生怜惜之情。团扇是古代女子的闺中密友,既可以用来驱暑,又可以用来遮面,增添妩媚,掩饰娇羞。它也可以是一个玩具,陪着佳人扑流萤,闲度光阴。无奈夜色已凉,或者明日,这轻罗小扇就要束之高阁了。

一柄秋扇,掩去了多少闺阁女子哀怨的愁思和泪水

另一首就是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与意中人相处总是在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就像这秋扇。

卓文君的一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唤回了司马相如。而更多的是,再多的薛涛笺,也寄不回元稹当初的情意。

绥和二年,汉成帝崩于未央宫。汉成帝崩逝后,班婕妤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终其生。从此石人石马相伴冷清清地度过了她孤单落寞的晚年。大概一年后班婕妤就病逝了,时年约五十岁。死后,葬于汉成帝陵中。

古代受歌颂的女子多为贞洁烈妇,这里面包藏了多少坚毅和凄凉,是对自我青春虚度的叹喟,是对个体生命残缺完成的勇气,也是献身整个家族、整个世道的包容和放任。

伤感了一阵,有强迫症的我起身拿起一块抹布,擦去电扇留在地板上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