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8月8日电(徐亚平张德东)"有人知道这是什么鱼吗?"今天11时30分,洞庭湖副巡视员李思宏在微信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和一条"怪鱼"的照片。副巡视员王建辉立即回复并告诫道:"食人族,外来物种,化学释放!
该图像清楚地显示了鱼掌大小,小头,不显眼的下颚,尾鳍后缘上明显的大黑边,以及类似于人类臼齿的牙齿。

李思宏告诉记者,这条鱼是岳阳县巴林社区的渔民李明在洞庭湖水域捕获的,这样的鱼最早是在洞庭湖看到的。记者随后联系了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高级兽医谢从军、水生动物保护志愿者顾涛,他们证实该鱼被称为"短盖胖鲤鱼",属于一种外来物种,可能养殖逃往洞庭湖。
短帽肥鲤,又称淡水白鲱鱼、假食人鱼,属于肥鲤、胖鲤,属于淡水鱼,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产量非常大,为当地常见的食用鱼,并已引进在许多国家进行养殖,同时可作为观赏鱼。
记者联系了华中农业大学鱼类研究者黄其琛,他告诉记者,鱼类入侵现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他提醒养鱼户注意不要让外来鱼类流入当地水域。外来物种繁殖迅速,缺乏天敌,一旦进入该地区的自然水域,它们就会严重侵占本地鱼类的生存空间,从而威胁到本地鱼类的生存,破坏生物多样性,并对当地渔业资源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编辑:何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