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9: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中)

作者:译海拾蚌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9

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藏烟”古墨(中)

——墨锭上的文字与图案有何故事?

陈家基

河源图书馆内的萧殷文学馆的一个展柜里找出萧殷收藏的4个“藏烟”古墨墨锭,其中有三锭正面为文字,背面为图案。这三锭分别为:“放颠欲拜”、“书换群鹅”与“此君玩研”。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9: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中)

萧殷收藏的“藏烟”古墨的正面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9: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中)

萧殷收藏的“藏烟”古墨的反面

这里面有何典故呢?

1.放颠欲拜

这很可能是出自“米颠拜石”的典故。

北宋大书法家米芾号称古今第一石痴。他放浪形骸,举止癫狂,人称“米颠”。根据《无为州志》记载,米芾刚上任安徽无为知军时,当地河里有一块造型奇特的怪石,周边百姓敬若神灵,多年不敢随意挖取。他听说后不惜工本,派人将此石移到州府而立,并沿石筑庭,日日赏玩。米芾见此石形态奇异,峥嵘之中隐藏着磊落精魂 清瘦之中显露出凛然骨气,酷似一位久经风霜、正气凛然的老者。米芾马上设席正冠,虔诚下拜,并连声高呼:“吾欲见为兄已二十年矣。”这就是著名的“米颠拜石”故事。米芾拜石不仅表达了米芾的赏石观,也表现了米芾淋漓豪爽的为人。

放颠指放纵颠狂。将该墨锭上的“放颠拜石”理解为“米芾拜石”是可以的,因为一者米芾确实痴迷奇石,有“拜石”一说。再者米芾作为宋四家之一的书法家,也与墨有缘。墨锭上刻此图案也是适得其所,相映成趣!对照一下《米颠拜石图》与萧殷收藏的“放颠欲拜”墨锭背面的图案,便可知此说法有道理。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9: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中)

古画《米颠拜石图》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9: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中)

萧殷收藏的墨锭“放颠欲拜”背面的图案

2.书换群鹅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9: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中)

萧殷收藏的墨锭“书换群鹅”背面的图案

3.此君玩研

从图案上看,表现的是一位文人文人打扮的主人与他的书童,书童手中捧着一方砚台,应该是这位文人准备研墨。“玩研”的“玩”,是“喜爱,爱好”之意。这个“此君玩研”的文字和图案,生动地表现了文人墨客对于研墨书画的钟爱。

萧殷文学馆展品故事9:萧殷收藏的曹素功和汪近圣制古墨(中)

萧殷收藏的墨锭“此君玩研”背面的图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