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墨玉小精品系列

墨玉小精品系列

马洪伟 墨玉鬲式盖炉

墨玉小精品系列
墨玉小精品系列
墨玉小精品系列

陶鬲则为实用器,为烹煮实物之用,后转化为礼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家国情怀。

《汉书•郊祀志》中说:“鬲器有三中空的器足,用以象征三德。”三德,即《尚书》所谓:正直、刚克、柔克。 早期鬲是由陶制成,商周时期转变为青铜质,至宋时逐渐被瓷质取代,明时亦以宣德炉中的鬲式炉则以精铜所铸。

这件鬲式炉以玉为材,用料非常特殊稀少,墨玉之中融合有金属斑块,犹如宣德炉中的“点金”工艺,金点斑驳,金片大小错落有致,恣意而为,色泽在厚重中又不乏富贵, 器型则以宣德炉中的鬲式炉为蓝本,口沿宽平外侈,腹部饱满,渐收出弧底,三锥状足承托器身,势高内敛,壮硕有力。并配一盖,饰以桥形钮,圆润饱满。 这件鬲式炉质朴流畅的造型和柔腻温润的触感,不输宣德,更胜其它,当为藏家所察。

墨玉小精品系列

张振兴 墨玉错金团寿纹念珠

墨玉小精品系列
墨玉小精品系列

金银错工艺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其表现手法为在器物表面上绘出精美图案,依图案之形錾出槽沟,将纯金或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图案中,而后打磨平整,抛光磨亮。金银错工艺的金、银丝全部是打、压嵌入器物表面,不能用任何粘贴剂,所以既要图案线条流畅,又要开槽精度准确,镶嵌平整,对丝无痕。

这件手串即是采用错金工艺,在直径为18mm的玉珠之上,错金为四组团寿纹及两组莲瓣纹,线条规整,具金质玉相之美。张振兴:新疆工艺 美术大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马进贵。

墨玉小精品系列

董永梅 墨玉竹节壶

墨玉小精品系列
墨玉小精品系列

竹为文人雅士挚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可见一斑。此壶即是以“竹”为题材,在壶身、壶盖、执柄等处,因形就势,浮雕为修竹,以刀代笔,画面工整雅致,如一幅白描小景。这把墨玉执壶,用整块墨玉精心琢磨而成,颜色厚重均匀,器型典雅大方,玉壶造型线条皆十分简洁流畅,布局疏密得当,刀法细腻精美,令整件作品流露出浓郁的文人气韵。董永梅:江苏工艺美术大师

墨玉小精品系列

冯钤 墨玉相随镇纸

墨玉小精品系列

文房书镇则是随着魏、晋、隋、唐时期纸绢上书写作画的兴起而出现,特别是明清时文人书写绘画用纸用绢的增多,压书、压纸的纸镇、书镇格外兴盛,镇的质地更加多样,但自身重量减轻,体型略为缩小。质地除了铜、铁、玉、石之外增加了陶瓷、景泰蓝、象牙、竹木等都可制成纸镇,作为文房清玩,成为文人雅士文房使用的案头珍玩。 此镇尺以墨玉为材,玉质润泽,间或有些许白润玉质融汇其间,宛若中国水墨,别具一格。在镇尺右部浮雕两尾鳜鱼,刀法细致流畅,毫无人工匠气。整器手感圆润,盈手可握,赏玩皆宜,是件颇富意趣的文房雅器。

墨玉小精品系列

冯钤 墨玉荷香凝露对杯

墨玉小精品系列
墨玉小精品系列

茶道之中,对于杯子则是十分讲究,多为瓷杯,而玉杯则较为少见。此对杯子即是以墨玉为材,雕琢而成,玉质润泽,并有些许白润玉质融合在墨玉之中,宛若水墨画面。 作者在杯子内壁底部浮雕一擎莲蓬、一擎荷花,颇富文人意趣。杯壁则薄厚合适,太薄则不实用,太厚则失去了灵动之感。杯子口沿外撇,使得饮茶时能与口唇贴合紧密,是一对将传统玉 雕艺术融入到生活美学之中的实用品,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