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日作家」孙强 ‖ 老李脱贫记(小说)

作者:作家世界
「今日作家」孙强 ‖ 老李脱贫记(小说)

老李脱贫记

文/孙强

老李带着六岁的儿子和怀孕的媳妇回家拜年,是今年喜旺村的爆炸性新闻。村长乐哈哈地在扶贫名单上划去了李二宝(老李)的名字。

「今日作家」孙强 ‖ 老李脱贫记(小说)

老李其实并不老,三十九岁,只是人长得着急,显得有些老而已。他出生在大白山下的喜旺村,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哥哥嫂子生活。他长得敦厚结实,心地善良,但由于家境贫寒,又没有文化,没钱没房没车,“光棍”自然成了他的标签。等及三十来岁,不愿再忍受嫂子、侄子的白眼,自己单独起灶,在父母留下的破旧老宅中生活。人穷志短,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七分薄田,六棵苹果树支撑着生活的全部,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逢年过节,邻居们虽然经常接济他改善一下生活,但只顶一时,顶不了一世。“救急不救贫,帮笨不帮懒”是老祖宗留下的训导。老李的贫穷完全是由于自身缺乏生活的信心,积懒成习造成的。

近几年,党中央实施伟大的“脱贫攻坚”计划,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老李被列为重点扶贫对象。村干部做工作,希望他调整心态,想干啥村里扶持啥,凭借劳动尽快脱贫致富。老李不以为然,还用歪理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早晚得死,生活好坏与死的早晚无关,别人吃香的喝辣的,我不眼热。我赤条条来,了无牵挂去,你们扶贫与我无关。”错误的理念导致荒唐的行为,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我行我素。穷得安于现状、穷得“得意洋洋”、穷得理直气壮、穷得让人生气,村民们恨其不幸,怒其不争。  

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薄田无法依靠,要想吃饱饭只能干劳务市场。由于没钱买自行车、买手机,只能一大早步行赶到镇劳务市场做零工,天天来回跑非常辛苦,于是干一天吃三天,没了钱就再去找活干。村里按照低保户标准,定期给他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他认为这是应该,一点也不领情,反而更延长了在家睡懒觉的时间,混吃等死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镇驻地的活很难找到。只好凭借打印的健康码,乘坐长途车去外地建筑工地打工,管吃管住。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异性相吸,自然规律,老李也不例外,“男儿有爱不轻弹,只是未遇可心人”。在一次老板派发工作时,他和一个叫妮子的中年妇女分到一个工种。妮子比老李小五岁,命运多舛,是个养女,倒插门的丈夫前几年得了一场大病,多方求医,依然撒手人寰,留下一屁股债,使一家人的日子更加艰难。妮子为了养家糊口,天天在家门口的建筑工地干活,风雨无阻。她五官端正,模样俊俏,不仅泼辣能干,而且能说会道,苦难的岁月难掩其特有的风韵。老李被她开朗的性格所感染,被她不向命运屈服的意志所感动,被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所吸引,怜香惜玉的念头使他的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是心疼?是爱情?傻傻地分不清。只是觉得天天愿意上工地,主要是时时想见到妮子。俩人一个工种,脏活累活老李主动承担,妮子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也不偷懒,尽力分担。两人干活效率高,完成任务质量高,老板非常满意。每次分配任务时,总是把他俩捆绑在一起。有一次,在清扫楼内建筑垃圾时,妮子头顶掉下一大块混凝土,如果砸上非死即伤。千钧一发之际,老李眼疾手快,奋不顾身地推开妮子,重重地混凝土砸在了他的小腿上,造成骨折。老板很是仁义,给二人开着工资,让妮子照顾老李养伤。妮子上有老,下有小,家里还有一摊子事,征求老板和老李的意见,把老李接到家里养伤。长话短说,日久生情,老李腿好之日,即是俩人喜结良缘之时,老板送来了大大的红包。老李因勤劳能干和舍己救人被评为优秀员工,在工地当起了领班,工资长了一倍,妮子被安排到食堂工作。自此后,老李有了温暖的家,妮子的养父母有了儿子,儿子有了爸爸,前一段时间,又喜得一女,儿女双全,一家人其乐融融,满怀信心地开启了幸福的小康之路。

实践证明:光棍娶妻,重拾生活信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扶贫之路。

作者简介:

孙强,知天命,爱生活,爱自然,爱阅读,爱思考,努力学习并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生有颇多感悟,率性而写,即思即文。多篇散文在文学平台发表,随笔美篇多次被系统推荐为精品美文。

“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