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作家」孫強 ‖ 老李脫貧記(小說)

「今日作家」孫強 ‖ 老李脫貧記(小說)

老李脫貧記

文/孫強

老李帶着六歲的兒子和懷孕的媳婦回家拜年,是今年喜旺村的爆炸性新聞。村長樂哈哈地在扶貧名單上劃去了李二寶(老李)的名字。

「今日作家」孫強 ‖ 老李脫貧記(小說)

老李其實并不老,三十九歲,隻是人長得着急,顯得有些老而已。他出生在大白山下的喜旺村,從小父母雙亡,跟着哥哥嫂子生活。他長得敦厚結實,心地善良,但由于家境貧寒,又沒有文化,沒錢沒房沒車,“光棍”自然成了他的标簽。等及三十來歲,不願再忍受嫂子、侄子的白眼,自己單獨起竈,在父母留下的破舊老宅中生活。人窮志短,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七分薄田,六棵蘋果樹支撐着生活的全部,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逢年過節,鄰居們雖然經常接濟他改善一下生活,但隻頂一時,頂不了一世。“救急不救貧,幫笨不幫懶”是老祖宗留下的訓導。老李的貧窮完全是由于自身缺乏生活的信心,積懶成習造成的。

近幾年,黨中央實施偉大的“脫貧攻堅”計劃,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老李被列為重點扶貧對象。村幹部做工作,希望他調整心态,想幹啥村裡扶持啥,憑借勞動盡快脫貧緻富。老李不以為然,還用歪理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早晚得死,生活好壞與死的早晚無關,别人吃香的喝辣的,我不眼熱。我赤條條來,了無牽挂去,你們扶貧與我無關。”錯誤的理念導緻荒唐的行為,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閑、我行我素。窮得安于現狀、窮得“得意洋洋”、窮得理直氣壯、窮得讓人生氣,村民們恨其不幸,怒其不争。  

土地流轉政策落實後,薄田無法依靠,要想吃飽飯隻能幹勞務市場。由于沒錢買自行車、買手機,隻能一大早步行趕到鎮勞務市場做零工,天天來回跑非常辛苦,于是幹一天吃三天,沒了錢就再去找活幹。村裡按照低保戶标準,定期給他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他認為這是應該,一點也不領情,反而更延長了在家睡懶覺的時間,混吃等死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鎮駐地的活很難找到。隻好憑借列印的健康碼,乘坐長途車去外地建築工地打工,管吃管住。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異性相吸,自然規律,老李也不例外,“男兒有愛不輕彈,隻是未遇可心人”。在一次老闆派發工作時,他和一個叫妮子的中年婦女分到一個工種。妮子比老李小五歲,命運多舛,是個養女,倒插門的丈夫前幾年得了一場大病,多方求醫,依然撒手人寰,留下一屁股債,使一家人的日子更加艱難。妮子為了養家糊口,天天在家門口的建築工地幹活,風雨無阻。她五官端正,模樣俊俏,不僅潑辣能幹,而且能說會道,苦難的歲月難掩其特有的風韻。老李被她開朗的性格所感染,被她不向命運屈服的意志所感動,被她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所吸引,憐香惜玉的念頭使他的思想漸漸發生了變化,心裡産生了一種莫名的情愫,是心疼?是愛情?傻傻地分不清。隻是覺得天天願意上工地,主要是時時想見到妮子。倆人一個工種,髒活累活老李主動承擔,妮子看在眼裡,喜在心上,也不偷懶,盡力分擔。兩人幹活效率高,完成任務品質高,老闆非常滿意。每次配置設定任務時,總是把他倆捆綁在一起。有一次,在清掃樓内建築垃圾時,妮子頭頂掉下一大塊混凝土,如果砸上非死即傷。千鈞一發之際,老李眼疾手快,奮不顧身地推開妮子,重重地混凝土砸在了他的小腿上,造成骨折。老闆很是仁義,給二人開着工資,讓妮子照顧老李養傷。妮子上有老,下有小,家裡還有一攤子事,征求老闆和老李的意見,把老李接到家裡養傷。長話短說,日久生情,老李腿好之日,即是倆人喜結良緣之時,老闆送來了大大的紅包。老李因勤勞能幹和舍己救人被評為優秀員工,在工地當起了領班,工資長了一倍,妮子被安排到食堂工作。自此後,老李有了溫暖的家,妮子的養父母有了兒子,兒子有了爸爸,前一段時間,又喜得一女,兒女雙全,一家人其樂融融,滿懷信心地開啟了幸福的小康之路。

實踐證明:光棍娶妻,重拾生活信心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扶貧之路。

作者簡介:

孫強,知天命,愛生活,愛自然,愛閱讀,愛思考,努力學習并踐行優秀傳統文化,對人生有頗多感悟,率性而寫,即思即文。多篇散文在文學平台發表,随筆美篇多次被系統推薦為精品美文。

“今日作家”微信公衆号ID:jinrizuojia00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