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和蔼可亲的性格让我瞬间爱上了她。正是秋风清爽,果香扑鼻的时节。八一学院在美丽富饶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大同举办“高级军官远程教育”记者培训。在那次会议上,我遇到了和他在一起很长时间的院长张亦臣。当时,我作为记者代表,上台交流宣传经验。第一次和全军优秀的笔友交谈。我紧张又紧张的目光在会场四处游荡,最后落在了她干净而平静的脸上。
从此,“院长妈妈”带着百合般优雅高贵的气质走进了我的生活,注定会影响我的军旅生涯。从军之初,高考不及格,军校不及格。深埋在心底的大学梦,对我来说变得遥不可及。曾经的骄傲和野心,都在直线和方形的军营里消磨殆尽。两年的兵役期满了,就像我一样。就在我即将离开军队的时候,一本《士官远程教育》杂志走进了我的生活。
其中大部分文章出自草根战士之手。他们的故事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他们收集了十几期。每当我感到沮丧或困惑时,我都会把它们翻过来,因为我认为生活的答案就在其中。这里。从此,我开始用钢笔记录军旅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花束”。努力得到了回报。杂志上刊登了带有芬芳和露珠的手稿文章。我被“士官远程教育”聘为通讯员。 . 《士官远程教育》为八一学院刊。
在读书的过程中,对八一学院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封底的招生简章向我传达了一个信息“通过远程教育”,也可以实现大学梦想。学院,我在训练场上汗流浃背,100%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渐渐地,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赞赏的目光。成为士官后,在教学现场的帮助下,我成功了报考了八一学院的远程教育,虽然最初只是报了个名,但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行列,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在部队学习和在学校学习是不一样的时间被挤出工作,军队有严格的作息制度,每晚11点关灯,经过一整天的严格训练和努力,战友们很快就睡着了,我不得不加班在电脑室学习了一个半小时。为了不吵醒战友,每天晚上,他都在黑暗中慢慢爬进被窝。学习是一项枯燥的工作。我暗暗下定决心要与自己和时间竞争。
在我的鼓励下,近年来我系有300多人参加了八一学院的远程教育。许多离退休同志依靠八一学院。文凭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自从参加八一学院这些年以来,我一直与张院长和学院的老师们保持着联系。每当我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我都会向他们寻求帮助。然而,和许多学生一样,我从未走进过这所大学。
八一学院在我心中是神秘的,是无尽的向往。 2018年放假,就有了去学院看看的想法。联系了“院长的妈妈”后,我就开始虔诚地去了。年底,北京是最冷的季节。从乌鲁木齐到首都北京,我第一次“脚踏实地”走进了“没有围墙的大学”八一学院。那一刻,我很开心。 “院长妈妈”牵着我的手,向我展示了学院的建设和文化。
她的眼神和语气还是那么亲切,让人不禁不相信,喜欢上了她。 “教育是点燃人心的火焰。一瞬间,学生的智慧可能会燎原,学生的生活可能会被照亮。最重要的是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资本家。一个有情有义、有家有国、有情怀的人。”这就是张奕臣院长的教育理念。她是我的良师益友,她的光芒就像一盏火炬,点燃了我上进的渴望,她的个性就像磁场,产生了影响我生活的力量。很幸运有你,谢谢你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