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玩摇滚的霍金
大家好,我是Molly,这一期我们一起来读读霍金,我们先听一下今天的音乐
(请自己查阅一下音乐吧Keep Talking)
这首歌是霍金跟英国大神级迷幻摇滚乐团Pink Floyd合作录制的摇滚作品“Keep Talking”,里面他利用电子发声器献声,专辑的封面充满了迷幻色彩,整个MV也很迷幻,封面是两张金属质感的侧脸相对,嘴巴中发出声波连接到一起,表示在“talking”,但是也不知道俩人说什么呢,这个是我特别好奇的地方,也不知道两个机器人聊天都聊什么,霍金这首歌要表达的是人类之间的对话,但是却用金属质地的对话画面,这很摇滚之外,好像也在说你看嘛,钢铁人都相互交流呢,人类更需要交流了,当然这是我自己脑洞大开的说法,没有人这么解释过。
在歌中,霍金通过电子语音合成器说了这么两段话:
“千百年来,人类像动物一样生活。但突然我们的想象力被释放了出来,那就是我们学会了讲话。”
“没有必要这样的冷漠,所有我们需要做的是确定我们在保持交流。”
有人说,这两段话突出表现了在霍金心中,人与人之间交流是无比重要的,交流是一切的起点。
我觉得这两句话很能窥见霍金的性格呀,
他劝大家别冷漠,多说话。
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霍金的这些经典语录你听过吗?
“爱因斯坦错了——他说‘上帝不玩色子’。对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色子,甚至有时候他会把我们弄糊涂,因为他把它们丢到了看不见的地方。”
“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宇宙整个明白(路人甲:‘霍金是东北的?’)——它为何如此,它为何存在。”
“在我 21 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永恒是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
大家可能感觉疑惑,上来就放一首霍金的歌,难道我要说的霍金是个歌手,而不是那个世界文明的物理学家吗?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说的是同一个人。
一提到霍金,好像所有人都能想到,当代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出生那天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忌日,很玄幻,身患疾病坐轮椅上靠着助理帮忙可以做研究,写书等等等等,其实除了这些,霍金干过可多疯狂的事儿了,市面上也有很多关于霍金的自传,也有电影。但是为什么我还是想跟大家一起再读一次呢,因为这次我们一起读的是霍金给自己写的传记,他的视角里自己的命运是什么样子的,也从他对生活的描述去感知他的生活态度。
《生活大爆炸》和《辛普森》的粉丝一定知道,霍金演过自己,在生活大爆炸里真人出镜,而且听说谢耳朵看到霍金本人的时候都激动得晕倒了,还说话磕巴了,霍金还开玩笑说他是“晕倒粉儿”,《辛普森》里面霍金是给自己的角色配音,真算是个前卫有趣的科学家了,也正因此吧,他才能成为当今社会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之一。
他给人的那种感觉就是无论是健康怎么样,无论是年纪增长没,都很看得开,还很会玩。除了做研究,写书什么的,他还谈恋爱结婚2次,还有刚刚说的参演电视剧,唱摇滚,霍金还跳伞、周游世界,还会玩微博跟咱们中国小歌手王俊凯互动,从这些事儿里根本看不出霍金的年龄,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句话完美地被这个二十几岁就开始了一生疾病的科学家身上。
而且,
之前看电影的时候,感觉他年轻时候真帅,我以为是美化他,后来去查了他年轻的照片,其实本人也真的帅。
又帅、又聪明有才华、会玩、还为世界做贡献,我天,不小心发出迷妹一般的惊叹,这种厉害人的一生,得多厚一本书才能写明白。
霍金仅仅用了129页给我们介绍了他自己,其中还包括了部分照片。
刚刚感觉我好像剧透了霍金的一生,其实我说的那些都是网络上到处都有的,众所周知吧算是,那是旁观人的看法,霍金自己怎么看,还得读一读才真正了解。
我们就一起走进去看看霍金的世界吧。
故事开头肯定要介绍一下成长背景,
父母的家庭其实都不算富有,连小康都算不上,但是却机缘巧合的都被家人送到了牛津念书,父母也都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了,在二战前期,二人相遇相恋。父亲学医,母亲则做过很多种工作,虽然他们家在伦敦,而巧的是霍金在牛津出生的,因为二战期间德国人和英国人做交换,德国人不轰炸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英国则不轰炸德国的海德堡和格丁根,就这样,霍金安全的出生在战争年代。
他们家在伦敦的房子是二战时候花很少的钱买下来的,房子不远处还有战争炮弹炸出来的大坑,这是霍金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探险玩耍的地方。他小伙伴对他来说也很神奇,小伙伴的父母不是知识分子,他俩上的学校不一样,教育也跟他们家不一样,小伙伴精通拳击和足球,这可是霍金不会的。
霍金有2个亲生妹妹,14岁的时候家里领养了一个哥哥,可是后来哥哥由于不明原因去世了,也就没有多说。后来有一个妹妹当了医生,他爸爸可开心了,可能因为爸爸也是医生嘛,女儿也当了医生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的衣钵也算是传下去了吧。
虽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但是他们家也并不是很有钱,有一次爸爸工作调动了,然后就顺便在城外买了个房子全家搬到城外往城里通勤,买了房子之后爸爸的省钱本性显露了,房子买了做了一些装修之后,从此几十年再也没有装修过,哪里坏了就小修小补一下得了,除了房子,老爸的外在也是很随意,记得以前讲梵高的时候说,梵高父母很看重穿戴,需要与自己的阶级匹配,要穿的得体绅士,但是霍金老爸却觉得只要能省钱,穿啥都行,外表不重要,他也不享受生活,天再冷也不安装集体供暖,宁愿穿好几件睡袍套好几层毛衣,想想都觉得挺冷的。买不起轿车,买了一辆战前伦敦出租车代替,现在网上大家都喜欢发某某大牌粉底液的平替,某个包的平替,某件衣服的平替,我感觉大概就是说用一个自己能接受的价格的产品去替代那个实际上内心追求但是买不起的东西,你看那个时候人家就懂得“平替”这个玩法了,但是抠门的爸爸还是很有趣的,他和霍金给自己的爱车建了一个小车库,但是这车库引起了邻居的不满,连霍金都觉得难为情不好意思,老爸却跟没事儿人一样;老爸虽然省钱,但是也得带孩子们度假,买了辆吉普赛人大篷车在海边再改装一下,每年夏天他们一家人就在那里过暑假,直到后来政府把这东西给拖走了。而且霍金自己也说,虽然父亲对自己很节俭,但是对别人特别慷慨。
霍金描绘了一个可爱善良又务实的爸爸,这个是他眼里的爸爸,带主观色彩的。我们都一样,看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看到的角度都不一样。比如我前一段时间时间看到信息说女孩子的包在大街上被抢了,由于发生得太突然了女生没反应过来,但是人群里嗖的一下就有人窜出去追小偷,过了一会回来把包还给了女生,这个帮她追回包的是一个便衣警察。这个内容被发到了社交媒体上,下面好多人评论,女孩子居多,都说太感人了,我们身边有太多人默默的保护着我们,很幸福,或者说便衣警察太帅了之类的,但是也有人会说你看这个社会太乱了,大街上就敢明目张胆抢劫。
我就想说,一件事儿,一个积极的人阐述你就觉得这事儿还不错,一个负面情绪很重的人阐述,你就觉得很惨。
回到我们的正题上,我们看了霍金的原生家庭情况,也看看他学习吧。
在学习方面,霍金以前学习并不是特别好的,由于教育方式不同,他在幼儿园学习8岁才会阅读,而妹妹是家里的教育4岁就会阅读了,他感觉那时候妹妹肯定比自己聪明。
后来搬家之后他去了女子学校,那时候学校也收10岁以下的男孩子,在爸爸进行一年一度的非洲之旅的时候,妈妈带着3个孩子去找自己同学了,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给霍金请了家庭教师,老师每天让她读圣经,然后就着那篇内容写一篇文章,虽然那段时间霍金读了很多圣经,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自己有信仰。
倒不是因为他相信科学才没有信仰,你看牛顿,大物理学家,很多人说牛顿没有信仰,其实他可研究神学了,炼金术什么的,听说他笔记里神学内容跟科学内容的多少不差上下,而且还有很多传言红玫瑰十字会什么的神秘组织,我之前读《达芬奇的密码》时候了解到这些东西,才发现自己真是知道个皮毛。而且牛顿还特别有意思,买股票什么的,还赔惨了,嗯回到正题上,继续说霍金的学习吧。
后来霍金学校考试,第一次考试叫11加考试,挑选适合学术性教育的孩子分到一个学校,另一个学校就普通孩子,就像我们的重点小学、重点高中那样吧,然后又考试,通俗讲就是重点高中里的重点班,霍金好不容易进了重点学校,现在面临分班,合格线是班级前20名,三个学期第一学期他24名,第二学期23名,还好第三学期18名进了重点班,挺险的。进重点班也没完,他考试从来没进过中上,都在中下游,霍金自己描述的时候打了一个括号,他说:那是一个所有学生都非常聪明的班级。这说明,虽然他中下游成绩,但是还行。他特别有意思,描述学校生活的时候他说:我的老师对我的书写感到绝望。但是我的同学给我起了“爱因斯坦”这个绰号,看上去他们看到了一些好征兆。我12岁的时候,一位朋友和另一位朋友用一袋糖果打赌说我将一事无成。我不知道这个赌是否尘埃落定,如果已经落定,赢家究竟是哪一方。
说到打赌,我感觉霍金还挺淘气的,他好像一直喜欢打赌,在以后的工作里也是,经常打赌,每次看他打赌,就感觉工作好像更好玩了一些,就更觉得他是个心情很好的人。
现在的内容在书的33页,这页下面有一张霍金十六七岁的照片,我觉得霍金肯定很喜欢把这个照片展现给我们看,因为真的太帅了!
由于老爸一直鼓励他在科学方面的兴趣,而且他从小就喜欢观察事物的运行,无论是小时候的电动火车还是爸爸实验室里的东西都勾起他的好奇,虽然他动手能力很差,经常是拆了东西又无法组装回去。他中学时候决定专攻学数学和物理,一个原因是他觉得物理跟医学不一样,他爸爸就是医生,需要人际关系什么的,他不擅长这方面,而物理就做研究就行,还有原因是他觉得聪明的小孩都学数学和物理,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霍金说:物理和天文学给了我们理解我们从何而来和我们为何在此的希望。
霍金初中就知道了自己一辈子要发展的方向,我们现在除了年轻人之外,还有好多中年人可能也有老年人为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迷茫和寻找的那个过程是挺折磨人的,很多人要么放弃寻找,继续心理上的煎熬,过着一边吐槽生活一边也还算安稳的日子,有一些人就真的敢放下一切去改变现状,当然后者需要冒险,需要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未知,在熬出头之前需要承受的压力也没人能体会,而且并不是所有勇敢改变现状的人都能熬出头。
我们回到书上,
书里会配有霍金每个时期的照片,照片里要么就是跟朋友欢乐照片,跟姐妹们玩耍,要么就是他学习时候开心的样子。每一张都洋溢着幸福,跟《梵高传》里展示的梵高的照片截然不同,我记得梵高传里有一张他在学校和同学们的合影,他坐在那,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膝盖上放着帽子,抱着手臂,面无表情,感觉在无情的看待一切,而他自己一点不快乐。当然这两个人也是截然不同的人生,不禁有点感慨,还有点惋惜 ,我原本想过是不是梵高的家庭因素他才这样,
不过心理学家阿德勒不相信原生家庭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他相信目的论,不是因为童年创伤带来的痛苦让我们无法幸福,相反,是因为我们不想追求幸福,才维持着这份痛苦。也就是说个人意识很重要,梵高和霍金有着截然不同的个人意识,嗯,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好像完全搭不上边儿的伟人联系到一起去说,有点远了。
再说最后一句,如果不了解阿德勒没关系,他师父你肯定知道,叫弗洛伊德,不过阿德勒跟弗洛伊德观点不同,所以独立门户了。
我们今天一起读了霍金的家庭环境和童年的小事情,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霍金应该就是那个幸运的人了。
好了呢,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我们来看看霍金怎么考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