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边闭壳龟引进繁殖、繁殖关键技术
1 锯边闭壳龟介绍
锯边闭壳龟目前没有一定规模的繁殖单位,因此来源主要依靠非法捕获,走私者救援;然而,目前可以引进的锯边闭壳龟大多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往往受到长期高密度运输和运输到中国后冰接触冷却等强应激因素的影响。还有一些海龟在捕获猎犬咬伤、钩刺消化道、陷阱机械损伤甚至一些小贩为了提高锯边封闭壳龟的质量后再出售,将水注入海龟的腹腔等液体中。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引进质量,避免引进疾病甚至死亡。
2 种子时间
锯边闭壳龟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陆龟的一种,但当温度低于16摄氏度时可以明显观察到个体活动的减少,抗逆性也会更差。因此,建议在春季的4-6月和秋季的9-11月(温度为20至28°C)进行中国两个广阔地区的引入时间。经过四年的摸索,最合适的引入该物种的时间是9月至11月,因为女性孕妇因运输颠簸而死亡,导致输卵管中形成卵子以压迫肝脏,导致肝脏受到机械损伤。
3 外观选择方法
在选择引入亲龟之前,重点是亲龟的健康,首先要确认亲龟的身体表(皮壳)没有伤口,溃烂,鳞片脱落和炎症发红;
在选择锯边闭壳龟时,应优先考虑具有明显年度轮形压痕的成熟个体,背部装甲盾片的明显轮形凹痕,大个体,健壮,神圣的眼睛,干净且未受损的体表,丰满的肌肉和力量,灵活的头部和颈部,以及宽阔的通风口。
其性成熟度为男性个体体重在400~800g,女性体重在600~1000g,以个体大,背装甲盾片年轮形压痕不光滑。在市场上,我们偶尔会看到背部装甲盾牌的轮状凹痕极其光滑的大个体和头部厚厚的角,这些个体通常是年长的亲戚龟,对繁殖没有价值。
4 测量方法
在锯边闭壳龟繁殖实验中,发现锯边闭壳龟的体质与其腹部装甲的长度、宽度和壳高度有关。通过测量10只在野外和人工觅食超过一年的锯边闭壳龟个体,锯边闭壳龟的质量与腹部装甲长度之间的相关性最高。
5 性别认同
锯边闭壳龟成熟个体的性别可以通过外观来区分,其中雄性个体往往具有狭窄的壳,腹部装甲具有更明显的凹陷,雄性尾巴较大,通常通过这些可见的特征。但是,在性别差异化的实际条件下,或者更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并且由于个体差异而会出现错误。因此,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发现内窥镜可以通过射精孔的检查方法,准确地检测锯边闭壳龟的性别。
6 检疫和防疫
新引入的亲龟,特别是野生个体,通常携带寄生虫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因此,在引入亲龟后,有必要与健康个体隔离,隔离区域尽可能远离繁殖区域,并确保工具不能混合。一般检疫时间为2个月,检疫期需要统一消毒和驱虫,并定期检查记录,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7 人工诱饵
大多数锯边闭壳龟在刺激引入过程和生活环境变化后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此时应给予消毒后对新引入的亲龟维生素C药浴进行消毒,以增强其抗压能力,不建议在引入亲海龟三天后喂食。
新引入的个体通常胆小,具有强烈的负光(寻找逃生),当亲龟开始适应环境时,不再收紧壳而是开始探索环境,可以被人为诱导。经过测试,诱人的最佳诱饵是环羊毛,煮熟的香蕉,西红柿和蠕动大麦蠕虫。健康的个体在诱饵后观察,嗅觉并尝试获取食物,并观察到当一个人开始进食时,他或她视野中的其他人被吸引开始领取诱饵。
8 交配和交配创伤
锯边闭壳龟在交配时雄性会咬住雌性龟的脖子盾牌,很多时候会导致雌性皮肤破裂甚至颈部盾牌缺陷(图),而雄性锯边闭壳龟也会出现更严重的求偶争斗现象。因此,在锯边闭壳龟繁育时,特别是在交配过程中需要将雌海龟和雄龟分开,如果有条件,雄性个体应单独隔离繁殖,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9 记录生成和孵化
锯边闭壳龟的繁殖分为四个阶段:求偶,爬回交配,筑巢产卵和孵化海龟蛋。在人工繁殖的条件下,锯边闭壳龟每年4-11月发生向上爬行交配,高峰期为每年5-6月,平均交配成功率为11.7%,卵质量为(13.59±2.03,n-65)g,卵长路径(38.985±7.335,n-65)mm,卵短直径(23.22±2.43, n 65)mm,当海龟卵孵化(91.5±5.5,n s 15)天。
10 常见疾病与分析
10.1 寄生虫感染
10.1.1 身体表寄生虫感染
锯边闭壳龟常见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是山楂和软蜱,特别是软蟾蜍,它们最常见,最常见于亲龟腿窝或脖子。山地氯化物可用直接杀灭氯化钠、生石灰等,软蛾可采用细线紧紧软口装置将嫩口装置打入皮肤部位的根部,小心取出,防止口破口引起感染,并需对伤口进行消毒、抗感染治疗。
10.1.2 本地动物感染
新引入的亲龟由于存在各种刺激,容易免疫力下降,此时消化道原生动物很容易爆发、感染,原生动物感染的常见来源有:毛毛虫、球虫和变形虫。在测试期间,口服硝基米醌抗生素 - onnisamine(剂量为100至250mg / kg)用于驱除消化道中的原生动物,同时杀死和抑制肠道中一些有害细菌的爆发。
10.1.3 消化道寄生虫感染
锯边闭壳龟野生个体消化道中的寄生虫数量通常很大,其中常见的物种是蚜虫,蜱虫,扁平形动物门蚜虫和棘轮门的棘轮。在该试验中,选择口服L-水曲霉素(15mg / kg)用肌内注射伊维菌素(0.05mg / kg)治疗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并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反馈。
10.2 病原微生物感染
10.2.1 皮肤感染和甲壳类动物损伤
海龟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碰撞、摩擦和拉扯而造成外伤而引起的皮肤感染和甲壳类动物的损伤,造成感染。此外,锯边闭壳龟作为陆地栖息的海龟习性,如果长期饲养在过于潮湿和密闭的环境中,也很容易导致龟壳、皮肤感染、溃烂。因此,在饲养锯边闭壳龟时,应给予它们自由选择干燥湿度的环境,例如干旱环境与饮用水盆的组合。
10.2.2 细菌性消化道感染
新引入的锯边闭壳龟肠道细菌感染通常与本地动物感染一起发生,其主要症状是病龟虚弱,嗜睡,粪便气味和冷冻(蛋清)。主要病原菌为斑点气体单核细胞杆菌、大肠杆菌、亲水性单核细胞菌等,驱散原生动物对食虫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如果感染严重可与Enosha星等抗生素联合进食。
10.3 胃插管给药
患有严重感染消化道原生动物或细菌的个体往往昏昏欲睡,并有食欲不振的症状,甚至出现血液和四肢肿胀等症状。此时,药浴和饵料喂养都难以治愈,应选择胃管靠胃的方式。试验组解剖了锯边闭壳龟消化道,其结构与地龟非常相似,因此插入胃管时可以参考地龟的消化道结构,插入无毒软乳胶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注射器上进行给药。2016年,记录了农民直接通过口腔喂食液体,导致液体进入肺部的病例,这是由锯边闭壳龟肺炎引起的。
11 分析和讨论
11.1 公养比例
理论上,在锯边闭壳雌性数量一定条件下,龟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雄性数量成正比,但考虑到需要雄性单独饲养,空间成本较高。因此,本试验中雌雄养殖比例为1:2.5,锯边闭壳龟的繁殖率、受精率和交配率远高于其他文章记录,但最佳雌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1.2 恢复消化微生物群
在肠道病原微生物驱除过程中,有益微生物(益生菌)的群落结构也受到影响,并且由于觅食环境与亲龟原生栖息地的差异,肠道益生菌群落的结构也存在差异。因此,如何恢复和维持消化道中益生菌群落的稳定状态一直是实验组的问题。在查阅数据并完成整理后,测试团队大胆尝试将粪便和诱饵与一年多来健康状况良好的锯边闭壳龟混合,并喂养新引入的锯边闭壳龟。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锯边闭壳龟的引入存活率超过91%,远远高于同类文章的记录。接下来,我们打算确定锯边闭壳龟的肠道微生物的类型和组成,试图进一步了解其肠道微生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