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0年,毛主席把亲手种的红辣椒送给斯大林,36年后为何还提这事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二、精兵简政

作者:军史瞭望

作者:史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h1>

毛主席到南泥湾视察359旅战士的生产成就。他说:“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解放区实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和残酷的“扫荡”,妄图彻底摧毁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也积极推行反共政策,加紧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解放区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困难局面。

面对严重困难怎么办?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中共中央发出了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1938年12月20日《新中华报》发表了《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社论,要求各解放区指战员“一面工作一面生产,把工作与生产联系起来”。

1940年,毛主席把亲手种的红辣椒送给斯大林,36年后为何还提这事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二、精兵简政

1939年2月,毛主席在延安生产动员会上作了生动而深刻的讲话,他说:“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中央军委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生产自给”和“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于1942年2月向全军发出指示,要求全军各部队做到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依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开展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后,1943年10月1日,毛主席在为中共中央写的《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指示中,要求各根据地实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除陕甘宁边区外,暂不提丰衣足食口号)的大规模生产运动”。从此,大生产运动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40年,毛主席把亲手种的红辣椒送给斯大林,36年后为何还提这事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二、精兵简政

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亲手开垦出一亩左右荒地,种上了青菜、西红柿、辣椒等,并且把收获的蔬菜用来招待客人。

在1940年2月18日举行的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生产总结颁奖动员大会上,毛主席与张闻天、王稼祥等都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更有意思的是,毛主席还把自己亲手种的红辣椒装了一小布袋,托苏联机组人员送给斯大林,表达对苏联支援中国抗战的谢意。

几十年后的1976年元旦前夕,毛主席在接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女婿时,还提起这件事。他风趣地说,过去斯大林支援我们物资,是工人、农民生产的,我送给他一袋红辣椒,是我自己种出来的,我们打了个平手。毛主席在这里特别强调了“自己动手”,赋予它深刻的含义。

1940年,毛主席把亲手种的红辣椒送给斯大林,36年后为何还提这事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二、精兵简政

八路军第359旅,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1941年春开赴位于延安南面的南泥湾等地区,在这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的地方实行军队屯垦。第359旅广大指战员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在荒山上开辟了12万多亩土地,把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第359旅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1943年9月,毛主席等人到南泥湾视察。毛主席住在南泥湾垦区雪白的新窑洞里,一连数日,察看第359旅战士的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对他们自己动手后丰衣足食的情景十分满意,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称赞军队在农垦中发展起来的“农工商业”。

他在参观第359旅办的打铁厂、食品加工厂、家属纺织厂后说:“这些工厂虽小,但解决了大问题。第359旅同志们穿的用的,都比过去好多了。革命胜利后,要搞合作社,搞集体农庄,妇女都可以参加集体劳动。”

1940年,毛主席把亲手种的红辣椒送给斯大林,36年后为何还提这事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二、精兵简政

看到南泥湾取得的成就,毛主席非常兴奋,他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

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都普遍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在游击区,部队一面分散作战,一面进行生产,实行“劳武结合”,很多游击队员白天耕地,夜晚训练。通过大生产运动,各解放区基本上解决了军民的吃饭问题,达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的,从而战胜了严重的困难局面,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为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毛主席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支持了艰苦的抗战,而且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干部,这是不能拿数字来计算的无价之宝。

1940年,毛主席把亲手种的红辣椒送给斯大林,36年后为何还提这事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二、精兵简政

1943年,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拍摄电影纪录片《生产、战斗结合起来》,后改名为《南泥湾》。在电影即将拍完时,毛主席亲笔为电影题写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个大字!

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成为各根据地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自给的努力目标。解放后,当全国或某个地区出现经济困难的时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直是党和政府鼓励人民生产自救的行动号令。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二、精兵简政</h1>

陕甘宁边区突遭到雷击。一农民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主席?保卫部门当作反革命事件追查。毛主席制止。他深思:一个农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它反映我们工作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1940年前后,陕甘宁边区的领导机关内出现了严重的人浮于事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而且妨碍了革命工作。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精兵简政。

1940年,毛主席把亲手种的红辣椒送给斯大林,36年后为何还提这事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二、精兵简政

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导致部队缺衣少粮,而根据地本身的经济状况不好,供养能力有限,使边区出现了巨大的困难。粮食问题,是边区经济工作中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天正下着大雨,会议室突然遭到雷击,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电击死。事后,一个农民便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主席?保卫部门要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被毛主席制止了。这个农民的话引起了毛主席的深思:一个农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它反映我们工作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毛主席得出结论:“我调查了一番,其原因就只有一个,就是征公粮太多,有些老百姓不高兴。那时确实征公粮太多。要不要反省一下研究研究政策呢?要!”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毛主席推行了两项大的政策,一是号召积极开展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二是实行精兵简政。

1940年,毛主席把亲手种的红辣椒送给斯大林,36年后为何还提这事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二、精兵简政

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二届一次参议会上,开明绅士李鼎铭根据陕甘宁边区老百姓负担过重的实际情况,大胆提出有关财政问题的提案,建议“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还提出了五项具体实施办法。这个提案提出后,产生了争议。有些人担心这会使边区在遭到敌军进攻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挡,甚至有人怀疑李鼎铭提出这个方案的动机。

但是,毛主席却看到了这个提案的重大意义。他把整个提案抄到自己的本子上,重要的地方用红笔圈起,并在一旁加了一段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当这个提案提交大会讨论时,李鼎铭刚发完言,毛主席就站起来,一边鼓掌一边走到台前,向李鼎铭点头致意。毛主席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实行精兵简政的必要性,对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进行了批评。

1940年,毛主席把亲手种的红辣椒送给斯大林,36年后为何还提这事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二、精兵简政

他生动地解释说:在抗战初期,采取精兵主义自然是不对的,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全面抗战已经五年了,人民经济有很大困难,而我们的大机关和不精干的部队,又不适合今天的战争环境。他还对党内同志的宗派主义情绪进行了批评。他严肃地指出,我们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论谁提出的意见,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办。

毛主席在谈到实行精兵简政的主要原因时,这样说道:“在目前,战争的机构和战争的情况之间已经发生了矛盾,我们必须克服这个矛盾。敌人的方针是扩大我们这个矛盾,这就是他的‘三光’政策。假若我们还要维持庞大的机构,那就会正中敌人的奸计。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使兵精政简,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使我们的战争的机构适合战争的情况,我们就将显得越发有力量,我们就不会被敌人战胜,而要最后地战胜敌人。”依据这种分析,毛主席强调精兵简政是克服困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12月,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精兵,就是缩编指挥机关,充实连队。主力军部分实行地方化,加强地方武装和民兵,加紧整训,提高战斗力。

1940年,毛主席把亲手种的红辣椒送给斯大林,36年后为何还提这事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二、精兵简政

简政,就是整顿机构和组织,紧缩机关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反对官僚主义。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精神,毛主席多次致电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要求他们下大决心实行彻底的精兵简政,否则“弄到民困军愁,便有坐毙危险”。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陕甘宁边区先后进行三次精简,取得很大成效:边区直属单位由35个减少到22个,工作人员由469人减少到了279人;八路军总部直属部队精简了96%,只留下了4%;整个边区总共减少了经费、粮食预算人数10万多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奇迹般地出现了政简民便、兵精粮足的新局面,为渡过困难时期、夺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简介:史倌,高校历史老师,历史研究员。长期耕耘于党史、军史、战争史。欢迎广大历史爱好者交流批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