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顶科绽放“她力量”:女科学家还是稀缺!这些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呼吁更包容的环境

作者:阿基米德FM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今天在滴水湖畔继续举行。在首次设立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与会的国内外女科学家分享了各自与科学的故事,感慨科研路上的女性同行者还是更稀有的存在,呼吁一个更加包容的发展环境,激励更多年轻女性从事科研工作。

顶科绽放“她力量”:女科学家还是稀缺!这些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呼吁更包容的环境
顶科绽放“她力量”:女科学家还是稀缺!这些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呼吁更包容的环境

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前上海天文台台长94岁的叶叔华,11次以首席科学家身份参与海洋科考的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实验室副主任韩喜球,2021年沃尔夫医学奖得主琳妮·马奎特、2020年加拿大盖尔德纳奖得主伊莱恩·富克斯等国内外杰出女科学家,围绕“携手共进,绽放‘她力量’”主题,以“开放”“信任”“包容”为关键词,共同关注女科技工作者服务人类福祉、实现科技创新创造的方法路径,探讨实现更包容的职场环境方案,达成“让国际科研环境更有温度、更开放、更信任”的核心目标,创造更为开放包容的未来。

顶科绽放“她力量”:女科学家还是稀缺!这些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呼吁更包容的环境

如何缩小女性在STEM领域的性别差距?女性在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中长期存在的挑战和障碍是什么?如何解决之道?怎么加强女性的参与和领导,步入更包容、更光明的未来?……女科学家们建言献策,深入探讨。

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女性顶尖科学家还不够多,但是已经看到了增势。据统计,从1901年到2017年,共有22位女科学家,23次获得诺贝尔奖科学领域的奖项。这其中,女性最多获奖的领域是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其中就有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她成为国内第一位诺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女性。

顶科绽放“她力量”:女科学家还是稀缺!这些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呼吁更包容的环境

为激发着更多的有志女性投身科研事业,在科技部会同全国妇联等12家部门印发的《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中,“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已作为“培养造就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式明确写入文件,科技巾帼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正迎来历史机遇期。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俞承璋、李雪梅、赵宏辉

编辑:卞晓晓

责任编辑:包露

顶科绽放“她力量”:女科学家还是稀缺!这些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呼吁更包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