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宿迁博物馆里的杨泗洪塑像

杨泗洪生于1847年,字锡九,号茂龄,宿迁城彤华街人,自幼习武,好打抱不平,后弃学从军。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光绪十五年升任镇标左翼统领,后任台湾镇总兵。光绪二十一年(1895)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同时命令守台官兵内渡回大陆。此时的杨泗洪任刘永福黑旗军的副帅,拒不执行清廷撤回的命令,率领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他率军英勇作战,身先士卒,奋不顾身,驰骋台湾岛南北,在安溪、新竹两地大败日军,令日寇闻风丧胆。被誉为"黑虎将军"。1895年8月,在落虹桥追击敌寇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在弥留之际,仍密令军中不得发丧,做到主帅丧而兵犹胜,殉国时年49岁。

杨泗洪将军在牺牲之后,台湾人民闻讯,万分悲痛,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执万民伞、擎万民旗,挥泪送别杨泗洪遗骨还归故里,表达对他的爱戴之情。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杨泗洪墓在宿迁城南,古老的大运河西畔,在一片苍松环抱、绿树掩映之中,一座赭红色的牌坊拔地而起,赫然矗立,牌坊的中柱和边柱分别高为五米、六米,中额刻有"杨公墓"三个隶书大字,柱上对联:"血洒台湾,誓保中华疆土;骨归故里,共钦民族英雄。" 两根边柱上,也有一副对联:"沂泗如襟、黄运如带,横贯十三州,独立中流如砥柱;摧秦有项,败倭有杨,上下两千载,同生一地两英雄。"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神道东西两侧各有一块纪念碑,东侧神道碑记述杨泗洪将军守台抗日殉国的英雄事迹。西侧是建墓纪念碑。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神道尽头为墓冢,墓冢下为长方形的水泥平台,墓冢、墓台为赭红色,东边墓为杨泗洪及夫人蔡氏之合葬墓,西边为杨泗洪父母之墓。

杨公墓后面是一条碧溪,四周环绕着苍松翠柏,肃穆清幽。

抗倭保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泗洪

因为杨泗洪是违令守台湾,被清政府视为叛臣逆将,对杨泗洪“不属于朝、不及于恤",因而多年来为一冢土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建墓地,并在墓地立造神道碑,江苏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