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

大宝出来了,二宝也出来了!在酷热的山林中奋战了91天的管护员韦忠新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一手扶着相机,一手用手机将这个幸福画面分享到保护区微信群。

这是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以为傲的时刻:在中国首次完整地拍摄记录到冠斑犀鸟在喀斯特崖壁石洞中筑巢、繁殖、破巢而出的全过程。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巢内外分离90多天的犀鸟爸爸和犀鸟妈妈初次“拥抱”。摄影/韦忠新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率先勇敢出巢的第一只雏鸟。摄影/韦忠新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在巢中磨蹭近4个小时才出巢的第二只雏鸟。摄影/韦忠新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二宝来啦。摄影/韦忠新

冠斑犀鸟是大型鸟类,体长74-78厘米,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稀有物种,因嘴具大、飞翔时像飞机和“一夫一妻制”的特性,又被人们称为“巨嘴鸟”“飞机鸟”或“爱情鸟”。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冠斑犀鸟飞翔的样子很像飞机,所以被称为“飞机鸟”。摄影/赵家新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0年6月19日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开征求意见稿,冠斑犀鸟将由原来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升级为国家一级。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冠斑犀鸟喜欢较开阔的森林及林缘,振翅飞行或滑翔在树间,食物主要为植物果实、昆虫和一些鸟类的雏鸟,飞行时会持续不断地发出刺耳的“嘎嘎”声,声音洪亮,远远都能听到。

2019年3月,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恩城保护区)驮押管护点负责人、专职管护员韦忠新在巡护山林时,竟发现冠斑犀鸟在喀斯特崖壁石洞筑巢,这是保护区首次发现冠斑犀鸟有此类行为,全国从不曾有此类记录,可能也是世界上的首次记录。

为全面了解冠斑犀鸟的生活习性和筑巢繁殖行为,观测和拍摄其筑巢繁殖过程,恩城保护区把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韦忠新。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躲在树丛中开展监测工作的韦忠新。

韦忠新怀着对鸟的热爱,从2020年初就开始有计划地对去年冠斑犀鸟筑巢的石洞进行观察。今年3月下旬,他终于在那里发现了冠斑犀鸟的踪迹,一只雄鸟在石洞附近的树梢上驻足观察。在之后的两三天,雄鸟每天都会来到石洞周围观望,偶尔还会飞到洞口向内张望。韦忠新心中窃喜:“雄鸟故地重游,看来去年那对冠斑犀鸟又要来这个石洞筑巢繁殖了”。

冠斑犀鸟“丈夫”多次来回观察还引起了邻居“白翅蓝鹊”的误会和追赶,但是它确认过眼神,认为这个旧巢穴仍是安全的,于是今年决定带着“妻子”回家待产。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冠斑犀鸟雄鸟被白翅蓝鹊追赶。摄影/赵家新

冠斑犀鸟多数情况下是在高大乔木树洞中筑巢,但是,由于恩城保护区属于喀斯特地形地貌,石山上以低矮灌木居多,高大乔木很少,因此冠斑犀鸟只能选择在崖壁石洞筑巢繁殖,这表明冠斑犀鸟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冠斑犀鸟最奇特的地方当属其营巢习性。为了保护“家人”,雄鸟会衔来泥土封巢,仅留有一道口子用于投喂食物。此后,雌鸟就一直待在巢中负责孵化幼鸟和照顾幼鸟,雄鸟则负责每天寻回食物投喂雌鸟和幼鸟,直到幼鸟长大羽翼丰满,才跟着雌鸟一起破巢而出。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犀鸟爸爸在洞外等待着犀鸟母子出巢。摄影/韦忠新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冠斑犀鸟爸爸给害怕出巢的二宝喂食。摄影/韦忠新

2020年7月16日,冠斑犀鸟雌鸟啄开洞口封泥,破巢而出,随后两只冠斑犀鸟雏鸟也相继出巢,和冠斑犀鸟雄鸟汇合,两只羽翼丰满的雏鸟都已经可以在空中自由翱翔,在树枝嬉戏。

太感人了!冠斑犀鸟夫妇分离90多天再团聚,在洞口温情相拥

犀鸟妈妈破巢飞出的瞬间。摄影/韦忠新

目前,冠斑犀鸟在中国的数量极其稀有,在恩城保护区记录到的数量也只是从去年的2只增加至今年的4只,这是保护区与当地群众共同管护保护区所取得的成效。

作者:韦忠新 覃明翔

来源:自然超话

了解更多内容请微信关注中国绿色时报订阅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