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生如故》中童子念了两句诗后,女主为何会不好意思?编剧高明

作者:翻书清风

何为经典?无非就是那些永远不会过时的东西。而古典诗词,恰恰如此。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古典诗词,被写进了古装剧。从《庆余年》中杜甫的《登高》惊艳四座,到《山河令》中男主温客行随口就念出一首经典,都足见古典诗词的魅力。也难怪总有网友说:现在要看懂古装剧,不背几首《唐诗三百首》都不行……

一般来说,各类古装剧用的都还是比较常见的诗作。但近日,笔者在追《周生如故》时,却发现编剧居然用了一首比较冷门的作品,而且达到的效果也很好。

《周生如故》中童子念了两句诗后,女主为何会不好意思?编剧高明

剧中场景是这样的:在12集中,女主凗时宜跟男主周生辰,难得有空独处并游玩了一下南萧。二人跟众人一取听曲时,琴师弹唱了一首妙诗,当时女主听了几句后,还表示非常喜欢。但以前曾听过此曲完整版的男主,却有些不好意思,还拿出钱来让琴师赶紧换一首。

而后,回到住处的女主因不理解他的这种行为,还专门问书院童子。而当童子念了其中的两句后,女方也不好意思起来。这二位为何都会有如此反应呢?这首诗到底写的是什么?我们来看几段:

《周生如故》中童子念了两句诗后,女主为何会不好意思?编剧高明

《子夜四时歌之夏歌二十首》(其中3首)

春别犹春恋,夏还情更久。罗帐为谁褰,双枕何时有?

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拂华妆,窈窕登高台。

情知三夏熬,今日偏独甚。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楼寝。

《子夜四时歌》,被收录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里。大家读完以上3首(每一行为一首,每一首为4句),自然能明白写的内容是什么。都是民间女子所唱的情歌,表达内容十分直接。

笔者选的这3首,第一首是女子思念爱人,直接表达希望心上人快点回来,到时候两人就能共枕眠;第二首,也是绣床空空,女子只能登上高台,眺望远方,希望爱人早日归来。

《周生如故》中童子念了两句诗后,女主为何会不好意思?编剧高明

第三首的最后10个字,正是童子对女主凗时宜念的,“共郎登楼寝”不可谓不直接。这样的内容,以男女主的性格,当然会不好意思了。

可能很多对古典文学不是很了解的朋友,对此诗会有一些疑惑:古代女子不是矜持得很吗,为何会写这样的作品?如此大胆之作,就算她们写了,为何还能流传下来?郭茂倩还把它们收录了进来。

有这些困惑的朋友,其实就是对我国古典文化了解得不够完整。事实上,我国诗歌在汉乐府时期以及更早的先秦文学中,都是非常率真可爱的。比如这组《子夜四时歌》,又被称为《子夜吴歌》,相传就是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的,而她正是当时众多女子的代表之一。

《周生如故》中童子念了两句诗后,女主为何会不好意思?编剧高明

那时的民间的作品,自有一种洗尽铅华之美。有的婉约清丽,有的泼辣果敢,最难得的是,它们兼具民间歌谣的性质,读起来很是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传唱。这些特点,正是它们能流传下来的原因。诗歌到了两宋以后,慢慢的受到宋代理学的影响,创作内容上才愈发拘谨起来。

事实上,不只是汉乐府如此直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是一样。随便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周生如故》中童子念了两句诗后,女主为何会不好意思?编剧高明

描写夫妻相处日常的有《郑风·女曰鸡鸣》,诗中女主泼辣,男主则有点妻管严,夫妻相处十分可爱;

被男子逼婚时,不知名才女写的《召南·行露》,一句“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十分霸气,译成白话文为:你都有家室了,凭啥娶我!

后悔没跟爱人私奔,无名氏写下《国风·郑风·丰》,一句“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把私奔写得如此自然。

除了以上例子之外,民间关于爱情的诗作里,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接地气的作品。

《周生如故》中童子念了两句诗后,女主为何会不好意思?编剧高明

此次《周生如故》的编剧,选择《子夜四时歌》放在剧中,确实是很高明、很牛的:

一来,引用诗词本身就是为了点出男女主人公的心里状态,此时周生辰跟女主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比较微妙,都想爱却不敢说出口。一下子听到这么直接的情诗,自然会在心里形成很大的反差,戏剧效果也就达到了。

二来,剧中设定的地点文化不如中洲那发达的南萧,这个设定虽然是架空的,但恰好《子夜四时歌》是南朝的作品,这一点也比较吻合。

古典作品里,还有很多值得一读的。小美真心希望,以后电视剧里引用时,能如此次《周生如故》一样,用得恰当、准确。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