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增设停车位,顾客停车方便多了。原来车位紧张,不少顾客把车停到较远的地方,非常不便。”说这话的是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某理发店老板,他的店门口因为增设了停车位,车好停了,人也多了,生意也好了。这是今年郑集镇协商民主议事的又一成果。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郑集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工作立足点,把好事办好、办实、办到底,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郑集是教育大镇,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重点学校,到郑集求学的学子特别多,家长陪读带动了住宿、餐饮的发展,但给交通和城镇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
10月初,郑集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统战代表人士齐聚协商议事室,共谋出路,破解难题。
“为了解决车辆乱停乱放,我们对车辆乱停放、不听劝阻的进行锁车处理,实际效果不好,有时还会因此产生矛盾。”人大代表刘忠海说。“我认为,光‘堵’不行,还是要‘疏’,在保证道路通行的同时,看看能不能增设一些停车位。”
一石激起千层浪。“刘主任的提议不错,咱们可以现场看下,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尽量增设停车位。”新媒体平台负责人吴风波说。
“文化路和郑马公路这两条路的车辆较多,乱停乱放严重,咱们可以先在这两条路规划出一些停车位。”泰和门窗总经理石晓明说。
“还要标出停车位箭头,引导车辆按照一个方向停放,这样更显得整齐。”
……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统战代表人士围绕停车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大家的讨论中方案逐渐清晰。经过党委政府研究,最终决定在镇区增设780个停车位。
随后,交通局专业画线人员和城管队员连夜加班,开展此项工作。“这两天我们从下午3点开始,拿着喇叭,清理路两旁的车辆,联系不上的僵尸车,找来路障清理车拉走,画线工人5点来工作,一直干到凌晨3点。稍作休整,早上6点重新开始工作,虽然很辛苦,一想到增设这么多停车位,大家都能有序停车,管理起来也方便,还是很欣慰。” 城管监察大队郑集中队分队长杨超眼睛熬得通红,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说。
两天两夜,780个机动车停车位、920个非机动车位全部画好,镇财政投入近20万元,镇纪委、审计所全程跟踪,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全过程监管。
“真得为这届政府工作点赞,去年拓宽了路面,从施工到结束,一个星期。今年,门前规划出停车位,1天搞定,昨天清扫路面,今天早上起来,一排停车位就画好了。”家住郑马公路旁的杜艳丽给出高度评价。 子夏
【来源:新华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