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父亲需要,我会无条件奉献”——记第七届南昌市道德模范张海波

作者:南昌新闻网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现在父亲有需要,应该无条件奉献。”为了挽救患有肝硬化并腹水的父亲张三宝的生命,刚从部队退伍的张海波不顾亲人反对割肝救父。

张海波是安义县万埠镇人,2007年11月25日,他从部队退伍回家,本想给父母一个惊喜,回到家却发现家中空无一人,这时他才感觉到好像有什么事情被隐瞒了,直到拨通母亲的电话才知道,原来父亲因为肝硬化并腹水一直在医院住院,医院方面表示要尽快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多一分耽误就多一分危险。

“爸,把我的肝捐给你吧,我年轻身体好,是最合适的人选。”20岁的张海波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时,48岁的父亲张三宝哭了,他不愿意让儿子为自己冒险。“我们老了,但儿子还年轻啊!”张海波的母亲开始也不愿意,她哭着对张海波说:“妈妈怎么舍得,你也才20岁。”

一心为父治病的张海波顾不上那么多,果断要求医院给他和父亲做配型检查。“在部队经过两年的锻炼,我的身体很好。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现在父亲有需要,我会无条件奉献。”张海波说。

张海波的孝心之举和救父之心得到了北京武警总医院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当时肝移植研究所所长,也就是中国“植肝之父”沈中阳所长亲自看望了张海波的父亲,医院方面也给予他免除活体肝移植供体手术费用。

谈到捐肝的风险,张海波对记者说:“在绝望的时候知道还有这条路可以走,怎么都不能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会抓住,而且活体肝脏移植的成功率也比较高,我还年轻,恢复也会比较快。”

2008年3月25日,在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后,张海波和父亲双双被推入手术室。医生切下了张海波三分之二的肝脏,这也是活体肝移植的极限。之后,张海波的肝脏被顺利移植到父亲体内,手术很成功。

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张海波父亲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转,面色泛出了红光,复查各项指标良好。

在恢复好身体后,张海波又回到工作岗位,立足本职工作,在推动企业发展、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抢修救援等方面当先锋、做表率,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

(南昌日报记者 万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