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织田信长有个废物儿子,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把德川家康给坑了

作者:哎呀君读历史

都说“虎父无犬子”,但是这话用在织田信长身上似乎有点不合适;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织田信长把织田氏的气运都消耗光了,生下来的几个儿子,有出息的都早死,剩下来都是没出息的,比如接下来要说的这位,简直就是废物,枉费织田信长为他谋划的后路了。

织田信长有个废物儿子,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把德川家康给坑了

这个儿子就是织田信长的次子织田信雄,虽然名字里有个雄字,但织田信雄明显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虽然是次子,但织田信长对这个儿子依然很有感情,所以在进攻北畠家时,以织田信雄作为北畠具房养嗣子,并且迎娶北畠具教之女为和睦的条件。

这北畠家乃是伊势国的霸主,这伊势国又是当时日本的十三个大国之一,领地石高约60万石,而且紧挨着京畿地区,农林水产业发达,国富民强;可见织田信长这么安排织田信雄也是有深意的,就是希望织田信雄将来能成为织田氏的门户守卫者。

织田信长有个废物儿子,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把德川家康给坑了

​而起初织田信雄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在继承北畠家家督后,不但将岳父北畠具教及北畠一门杀害,而且还逼妻千代御前自杀,北畠氏一族就此断绝,而织田信雄自此完全取得北畠家的势力,成为伊势国的霸主。

但织田信雄的军事才能,却是让织田信长失望透顶;为何呢?因为织田信雄并不满足于伊势国这一国之力,于是在没有得到织田信长的允许擅自进攻伊贺国。这伊贺国和伊势国虽然紧挨着,但国力相差极为悬殊,这伊贺国石高约10万石,也就是说,双方实力相差有六倍之多。

织田信长有个废物儿子,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把德川家康给坑了

​这伊贺国虽然国小,但却是一点都不弱,因为两大忍者流派中的伊贺流就在伊贺国,所以在织田信雄强势来攻时,伊贺流忍者罕见的团结在了一起,与伊贺国其他人一同抵御织田信雄的军队;而且伊贺国民风彪悍,不仅国土全部堡垒化,而且全民皆兵,所以织田信雄败了,惨败。

虽然织田信长斥责了他,但作为父亲,仍是选择替儿子出头,一时之间,织田家的大军纷纷聚集在伊贺国附近,从四面八方入侵伊贺国,这次的领军大将除了织田信雄外,还有泷川一益和蒲生氏乡等名将,虽然伊贺国悍勇,但终究是一个小国,最终败亡。

织田信长有个废物儿子,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把德川家康给坑了

​在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后,他被任命为三法师织田秀信的保护人;但是在丰臣秀吉与柴田胜家争斗时,他站在了丰臣秀吉这边,攻击身在岐阜城与他因继承人之争而不睦的弟弟织田信孝,后来织田信孝投降后自杀,这是织田信雄人生做的最愚蠢的决定之一。

而他做的第二个愚蠢决定,就是在柴田胜家灭亡后,他没有及时选择投靠丰臣秀吉,反而是与势力急速膨胀的丰臣秀吉作对;如果他当时顺势投靠丰臣秀吉的话,以丰臣秀吉的大度,或许他还能得到不少好处。

织田信长有个废物儿子,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把德川家康给坑了

​但他也并非一无是处,就比如他知道自己不是丰臣秀吉的对手后,就找到了父亲生前最好的盟友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也的确愿意帮他;因为织田信雄与德川家康的联军有战术性的优势,因此与具有压倒性战力的丰臣秀吉不相上下,所以战事形成僵局。

结果脑子犯浑的织田信雄又作出了人生中第三个愚蠢的决定;原本战况对织田信雄与德川家康联军有利,但最后织田信雄却私下接受丰臣秀吉对他单独开出的和谈条件,背叛德川家康而与丰臣秀吉讲和,使这场战事结束。当真是凭实力坑了盟友、父亲生前最铁的哥们一把,德川家康是有苦难言。

织田信长有个废物儿子,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把德川家康给坑了

​丰臣秀吉也没为难他,反而后来在九州征伐以后,任命他成为内大臣;但这货脑子又抽筋了,在小田原合战后,北条氏灭亡,丰臣秀吉已经是独霸日本;丰臣秀吉开始做人事调整,织田信雄被移封到骏河国,骏河国是原今川氏的大本营,但并没有伊势国富裕,所以织田信雄拒绝了。

丰臣秀吉大怒,心想正好拿这个脑子缺根筋的家伙“杀鸡给猴看”,于是被除去封国,并被迫出家,从此过着软禁的生活;直至丰臣秀吉准备进攻朝鲜时,才将他赦免,被加封为相伴众,同时得到若干领土;同时其长男织田秀雄也被召见,被赐予越前龟山五万石。

织田信长有个废物儿子,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把德川家康给坑了

​毕竟丰臣秀吉还是念旧恩的人,而且当初的确自己不厚道,就因为不愿意改封就把人家一削到底,实在太狠了点。多年的软禁生活,总算是让织田信雄变聪明了点,在关原合战时,他两边都帮,一方面有支持石田三成的动作,却又一面将畿内情报送给德川家康。

之后他在丰臣家任官,却在大阪冬之阵时离开丰臣秀赖,由大阪搬到京都;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德川家康也是摸不着头脑,心中对他的怨恨也早就在他被软禁的那些年你烟消云散了,或许还要感谢他;也许是出于对帮助自己极多的织田信长的感恩之心,德川家授予他上野国两万石、大和国三万石。

织田信长有个废物儿子,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把德川家康给坑了

​而此时年事已高的织田信雄也算是活通透了,也懒得回封地,直接在繁华的京都悠游自得的度过余生,而且绝不参与政事,整天就是研究茶艺和歌舞剧,还因此成为当时京都的名人;也因为如此,所以在德川家清理藩主大名们时,也懒得动他,也没有理由动他,最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别都成了藩主,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了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