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深泽”那些事,你可能真的不了解你的家乡第二篇

接着写关于家乡深泽县的故事,家乡并不繁华,地域不大,但是我相信每一个深泽人都深深地热爱着,自己脚下这块不太肥沃但是满是希望的土地!努力吧,为了家乡也为了自己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30 县城的旧城墙,是在1938年10月被基本拆完的,原因是为了防止被日伪军利用

31 1955年12月1号开挖石津二干渠,今天基本找不到一点二干渠的影子了

32 1965年县里组织了约3000人去武邑县参加滏东排河开挖工程,这个河今天还在用,相信基本各个村都有参加过的。这次时间短就两个月左右。还有62年修黄壁庄水库县里也组织义工.从65年到开始往后的15年里,深泽人共出工3.5万多人次,开挖7127000多立方,筑方4874389立方,纯土方3402322立方。汗水洒在滏东排河,子牙新河,滏阳新河,独流碱河,大清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滹沱河,岗南水库,清凉河,陡河水库,黄壁庄水库等工程。

33 1956年建立大直要和营里两所国办中学,自此深泽县有了四所国办中学

34 1957年棉油厂买了一台75千伏安的发电机,这也是深泽办电之始

35 1966年9月县里把所有的大集日都改成 “一 六”不过那时候人们也没啥心情赶集

36 1967年3-10月修的滹沱河大桥,这要是放在今天修估计得两年的工期

37 还是在66年,县内著名的古建筑山西会馆,被拆的一点不剩。因为要破四旧

38 1969年的五一那天,深泽中学易名“五七”农技学校,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县里的第二机械厂买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这也是深泽的第一台电视机

39 1971年高庙 大堡 彭赵庄 南王庄 北中山开始往大堤北边搬迁

40 1982年4月1日开始到1984盖好了原来的那个深泽县政府大楼

41 1983年在一片沙土地上开始建职教中学

42 1983年城关修造厂研制成功,钢制板式散热器,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厉害吧

43 钢材市场 就是西苑街南头往东那是 1989年开始建的到了2020年因为行洪的原因取消了

44 北极台那块烈士纪念碑是1989年11月立的高7米宽1米。

45 1990年深泽中医院在镇医院旧址开建

46 县名的变化汉高帝八年深泽侯国-汉武帝元朔五年除侯国改深泽县-西汉末改称南深泽县-北魏时改为深泽县,隶属博陵郡-宋代宋熙宁六年降为深泽镇-元祐元年复置深泽县-后又经数次归属改变,最终在1962年1月从晋县析出恢复县志归属石家庄至今

47 东西两个小封原来是一个村,在1937年才分成了两个,那一年,东西侯村合并了,大梨园和王梨园合并,称新梨园后来又叫大梨园

50 抗日战争时期,息马营里合成息马营;南冶庄头 中佐合称中冶村;水冻 小封合称东封村

51 古深泽县城,城墙高2丈5尺,上宽1丈,下宽2丈1尺(青砖垒成)。护城河宽20米,城墙长4里167步,角楼4座,有东门广阳门,南门怀德门,西门安远门。后来到了明万历改名成了受生,畅明,悦物。城内面积0.26平方公里

52 铁杆镇一直是县内果树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哪怕是到了今天已经砍掉了很多的情况下依然是最多的。其中以西河疃村为最

53 东袁庄 南袁庄 北袁庄是由一个家族发展来的,明永乐年间袁氏一组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移至此。

由山西洪洞县迁移至深泽而建立的村庄还有大小杜庄,郭庄,马庄,小陈庄,大王庄,白庄,南张庄,王家庄,宋家庄,贾村(原来叫白沙岗,后来移民来了,而且还繁衍成了大户,就改名叫贾村了),几个赵八村,南刘家庄,东西大陈村(就一个老大一个老二,东边的是陈老大管西边是陈老二,后来就分成两个村了),梨园(这个比较不一样,原来是有人的叫朱家庄,后来战火纷飞,到了移民来的时候村里就剩大小两个梨园了所以就叫大小梨园了),魏村,河疃,杜家庄,杜社村,东三村,南冶庄头,西三村(明永乐六年,洪洞崔,刘二姓移民来此与当地王姓组村,名东三家村,到了清咸丰年间为了区别东边的东三江村即东三村,改称西三江村,后来简称西三村)

关于这个村名的事多到可以单独写一次了,以后有时间再写吧

54 在古生代时期深泽处于浅海

55 有记载最冷的时候冻土深度能到56厘米,出现在1984年2月

地面极端最高温度69.7℃1972.7.14极端最低-24.8℃1971.12.21

56 到1990年全县会拍照的人不超过10个,照相馆也只有6个

57 我们县最早的出口商品是柳编制品,柳条簸箩当属最早,后来有花篮什么的,到现在我都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去姑姑家玩,掉进她泡着柳条的大水盆,把我冻的够呛的样子....

58 深泽最早的客车是王场村王洛海的,往返定县河深泽,那车还没喇叭,鸣笛要人喊,当时人叫它“四轮电”那是1930年。运输队1956年买的那台嘎斯是第一辆运输车。

59原来滹沱河有水时(那时为修河)县内最繁忙的码头属乘马码头,处在束(辛集)深 晋(晋州)三角河口,地理条件优越,然后就是南关码头。

60 养路费是1962年开始收的,收了如数交给辛集稽征所。到1985年成立了深泽县养路费稽征站,收费办法是:货车一吨一月110,拖拉机20个马力算一吨,还能趸交,发一年的证收半年的费,发半年的证,交四个月的费。我家里还有那个证来着,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

61 1966年第一次有了汽车年检,那一年一共检了69辆车。 那时属交通局管,82年有了“深泽县车辆管理办公室”83年就撤了,工作移交给交通局和运输站,87年车辆监理站归到了公安局,那时候的驾驶证是手写的,然后给你扣个大红章。据老爸回忆基本不用考试,因为原来搞运输的跟站上的人都认识了...站上的人会找着给你办驾驶证...

62 著名的宋家庄之战发生在1942年6月9日,战斗持续17个小时,参战的是冀中七分区二十二团,以两个连的兵力加部分地方武装,共击毙伤日伪军1500多人,我方伤亡73人,是八路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斗典范!

写到这吧,还是那句话,深泽人要是说起深泽的事那是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