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寫關于家鄉深澤縣的故事,家鄉并不繁華,地域不大,但是我相信每一個深澤人都深深地熱愛着,自己腳下這塊不太肥沃但是滿是希望的土地!努力吧,為了家鄉也為了自己好好學習,努力工作,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力!
30 縣城的舊城牆,是在1938年10月被基本拆完的,原因是為了防止被日僞軍利用
31 1955年12月1号開挖石津二幹渠,今天基本找不到一點二幹渠的影子了
32 1965年縣裡組織了約3000人去武邑縣參加滏東排河開挖工程,這個河今天還在用,相信基本各個村都有參加過的。這次時間短就兩個月左右。還有62年修黃壁莊水庫縣裡也組織義工.從65年到開始往後的15年裡,深澤人共出工3.5萬多人次,開挖7127000多立方,築方4874389立方,純土方3402322立方。汗水灑在滏東排河,子牙新河,滏陽新河,獨流堿河,大清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滹沱河,崗南水庫,清涼河,陡河水庫,黃壁莊水庫等工程。
33 1956年建立大直要和營裡兩所國辦中學,自此深澤縣有了四所國辦中學
34 1957年棉油廠買了一台75千伏安的發電機,這也是深澤辦電之始
35 1966年9月縣裡把所有的大集日都改成 “一 六”不過那時候人們也沒啥心情趕集
36 1967年3-10月修的滹沱河大橋,這要是放在今天修估計得兩年的工期
37 還是在66年,縣内著名的古建築山西會館,被拆的一點不剩。因為要破四舊
38 1969年的五一那天,深澤中學易名“五七”農技學校,也是在這一年的冬天縣裡的第二機械廠買了一台14寸的黑白電視機,這也是深澤的第一台電視機
39 1971年高廟 大堡 彭趙莊 南王莊 北中山開始往大堤北邊搬遷
40 1982年4月1日開始到1984蓋好了原來的那個深澤縣政府大樓
41 1983年在一片沙土地上開始建職教中學
42 1983年城關修造廠研制成功,鋼制闆式散熱器,同時也是國内第一家!厲害吧
43 鋼材市場 就是西苑街南頭往東那是 1989年開始建的到了2020年因為行洪的原因取消了
44 北極台那塊烈士紀念碑是1989年11月立的高7米寬1米。
45 1990年深澤中醫院在鎮醫院舊址開建
46 縣名的變化漢高帝八年深澤侯國-漢武帝元朔五年除侯國改深澤縣-西漢末改稱南深澤縣-北魏時改為深澤縣,隸屬博陵郡-宋代宋熙甯六年降為深澤鎮-元祐元年複置深澤縣-後又經數次歸屬改變,最終在1962年1月從晉縣析出恢複縣志歸屬石家莊至今
47 東西兩個小封原來是一個村,在1937年才分成了兩個,那一年,東西侯村合并了,大梨園和王梨園合并,稱新梨園後來又叫大梨園
50 抗日戰争時期,息馬營裡合成息馬營;南冶莊頭 中佐合稱中冶村;水凍 小封合稱東封村
51 古深澤縣城,城牆高2丈5尺,上寬1丈,下寬2丈1尺(青磚壘成)。護城河寬20米,城牆長4裡167步,角樓4座,有東門廣陽門,南門懷德門,西門安遠門。後來到了明萬曆改名成了受生,暢明,悅物。城内面積0.26平方公裡
52 鐵杆鎮一直是縣内果樹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哪怕是到了今天已經砍掉了很多的情況下依然是最多的。其中以西河疃村為最
53 東袁莊 南袁莊 北袁莊是由一個家族發展來的,明永樂年間袁氏一組奉诏由山西洪洞縣遷移至此。
由山西洪洞縣遷移至深澤而建立的村莊還有大小杜莊,郭莊,馬莊,小陳莊,大王莊,白莊,南張莊,王家莊,宋家莊,賈村(原來叫白沙崗,後來移民來了,而且還繁衍成了大戶,就改名叫賈村了),幾個趙八村,南劉家莊,東西大陳村(就一個老大一個老二,東邊的是陳老大管西邊是陳老二,後來就分成兩個村了),梨園(這個比較不一樣,原來是有人的叫朱家莊,後來戰火紛飛,到了移民來的時候村裡就剩大小兩個梨園了是以就叫大小梨園了),魏村,河疃,杜家莊,杜社村,東三村,南冶莊頭,西三村(明永樂六年,洪洞崔,劉二姓移民來此與當地王姓組村,名東三家村,到了清鹹豐年間為了差別東邊的東三江村即東三村,改稱西三江村,後來簡稱西三村)
關于這個村名的事多到可以單獨寫一次了,以後有時間再寫吧
54 在古生代時期深澤處于淺海
55 有記載最冷的時候凍土深度能到56厘米,出現在1984年2月
地面極端最高溫度69.7℃1972.7.14極端最低-24.8℃1971.12.21
56 到1990年全縣會拍照的人不超過10個,照相館也隻有6個
57 我們縣最早的出口商品是柳編制品,柳條簸籮當屬最早,後來有花籃什麼的,到現在我都清楚的記得小時候去姑姑家玩,掉進她泡着柳條的大水盆,把我凍的夠嗆的樣子....
58 深澤最早的客車是王場村王洛海的,往返定縣河深澤,那車還沒喇叭,鳴笛要人喊,當時人叫它“四輪電”那是1930年。運輸隊1956年買的那台嘎斯是第一輛運輸車。
59原來滹沱河有水時(那時為修河)縣内最繁忙的碼頭屬乘馬碼頭,處在束(辛集)深 晉(晉州)三角河口,地理條件優越,然後就是南關碼頭。
60 養路費是1962年開始收的,收了如數交給辛集稽征所。到1985年成立了深澤縣養路費稽征站,收費辦法是:貨車一噸一月110,拖拉機20個馬力算一噸,還能趸交,發一年的證收半年的費,發半年的證,交四個月的費。我家裡還有那個證來着,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
61 1966年第一次有了汽車年檢,那一年一共檢了69輛車。 那時屬交通局管,82年有了“深澤縣車輛管理辦公室”83年就撤了,工作移交給交通局和運輸站,87年車輛監理站歸到了警察局,那時候的駕駛證是手寫的,然後給你扣個大紅章。據老爸回憶基本不用考試,因為原來搞運輸的跟站上的人都認識了...站上的人會找着給你辦駕駛證...
62 著名的宋家莊之戰發生在1942年6月9日,戰鬥持續17個小時,參戰的是冀中七分區二十二團,以兩個連的兵力加部分地方武裝,共擊斃傷日僞軍1500多人,我方傷亡73人,是八路軍曆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戰鬥典範!
寫到這吧,還是那句話,深澤人要是說起深澤的事那是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