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知道为什么“国庆大阅兵”是我国最重要的庆典之一吗?

我们老祖宗说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大事,就是祭祀和打仗。

在和平年代,这两件最重要的事情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天安门前难得一见的“大阅兵”。我们中国人深为自己文明自豪的一点,在于十分讲究“礼仪”二字。

大阅兵最高之礼,对于参加阅兵式的每个官兵来说,也就意味着自己必须拿出最高之仪——完美的军姿。

那么如果经受无数司令、将军、专家检视之下,为这个完美军姿找一个“最佳代言人”的话,又有谁能够摘取这份百万分之一的殊荣呢?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烈日下的尴尬</h1>

北京城北郊昌平区,有一条大沙河,河畔的沙河机场,是属于中国空军的一处“秘境”。1984年和1999年,两次国庆大阅兵的步行方队排演,便是在这里举行。因此这里又被称为“阅兵村”。

转眼10年又过去,机场上又迎来了一万多名官兵,他们要准备参加的,正是10月1日就要举行的国庆60周年大庆典步兵方阵。

此时正是北京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酷暑,毒辣的阳光照在空旷广阔、没有树木遮拦的机场水泥地面上,45度的高温足以烫伤双脚。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以标准站姿站立4个小时,是阅兵队员的必训项目。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眼看还有半个小时,这些全程不敢眨一下眼睛的队员们就要坚持到胜利了。

此时,来自“红一师”的一个方队周围,领队教练发现了一丝异样。

在满场不苟言笑的面孔之中,突然有一个人的脸部肌肉开始明显扭曲抽搐,动作越来越明显。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尽管他的脖子以下还是和其他队员们一样,纹丝不动,所有手臂、腰肢、腿脚等该放的位置、高度,检查不出一丝差错,但到了阅兵式上,这样的突发状况是绝对不可能允许发生的。

教练快步走到这个“问题队员”面前,关切地询问道:“陈密西,怎么啦?”

这个叫做陈密西的俊俏瘦削的小伙子脸色依然古怪又尴尬,但就是紧紧闭着嘴巴,不愿意打乱马上就要完成的站姿训练。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教练当然绝对不能放任他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挤眉弄眼,坚持要他回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估计旁边的队友听到陈密西接下来的回答,几乎差点抑制不住内心的狂笑。

陈密西终于红着脸低着头,小声回答说:“教练,不好意思,我闹肚子,拉在裤子里了。”

散场之后,再也忍不住的队友笑骂了陈密西一句:“你真是傻冒,肚子痛就打报告啊”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的确,俗话说人有三急,只要还没走上天安门广场,陈密西打这样一个报告完全合情合理,并不会受到什么处分。

对于队友的疑惑,他只是淡淡地回答说:“我满脑子想得是坚持到最后,没有想到会出洋相。”

陈密西实在笑不出来。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比起身边的队友,如果不是靠着“坚持到最后”的信念,他本来根本没有机会来到这个阅兵村。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h1>

浙江省温州市塘下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第19名,著名的汽摩配件之都,陈密西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富裕之乡。

走在这么一个农村的高楼可以比肩城市的繁华小镇,大概让很多人难以想起,温州人民自明代以来,一直处于抗击倭寇、列强的第一线,这里同样也是浙江最可靠的兵源之一。

1999年10月1日,10岁的陈密西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建国50周年大阅兵的隆重庆典,正要进入最高潮。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嗒!嗒!”几万双脚踏在地上,却只有一个响声;几十个人从侧面看过去,却只有一张面孔,阅兵式的军人们,从细节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近身到远眺,都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军姿之美。

“有朝一日我也要参加阅兵,也要正步走过天安门!”仅仅还是小学生的陈密西心中,燃起了温州人从未消退的热血。

8年之后,2007年下半年,高中毕业的陈密西在父亲陈爱清的送别下,身配大红花,满怀期待地前往新兵连报到,踏上了通往梦想的第一步。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陈密西无疑格外让对于新兵连的指导员们印象深刻,他家境富裕,训练却从不怕苦怕累,练出来的成绩也是首屈一指的。

体能、政治都无可挑剔,这么优秀的苗子谁都不会拒绝。

经过部队一致推荐,陈密西最后被送往北京,将要接纳他的部队,传承自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亲手建立的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红一师”。

能进入红一师,对于很多新兵来说,已经是部队中难得的高度认可,但对于陈密西来说,这还仅仅是通往阅兵式的第一关。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入伍一年之后,2008年底,在外学习返队的陈密西从队友那里得到了一个自己朝思暮想的消息: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步兵徒步方队开始组建,红一师自然占得其中一个名额。

“红一师”对此次阅兵极为重视,在阅兵联合指挥部制定 6类13条标准之外,专门增加了脸型、脚长等测量检查指标。

在政治上,不仅在部队要进行基层党支部、团党委、师党委和方队政治考核领导小组审查,还通过地方村委会、学校、派出所和武装部进行了“双向四级联考”,给所有队员家庭所在地武装部都发了调查函。同时,对于新兵派专人到原籍、入伍地逐一走访调查。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在陈密西回来之前,虽然这条消息已经传遍团里,却还没有人提出参加选拔的申请。

陈密西没有多加丝毫考虑,得知消息当天就写好申请报告,交到了指导员桌上。

其实看身高、相貌、技能、政治,方方面面,指导员都心知肚明,陈密西都十分出挑,将他选入方队,肯定不会发生掉链子的情况。

但指导员依然狠下心肠,拒绝了陈密西这全队第一个申请,另外选好了方队人员。

不过陈密西并不埋怨指导员的决定,因为他知道原因所在:自己小时候撞到家具,在眼角留下一道小小疤痕。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可是阅兵式上,相机将会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任何一点小瑕疵,都会被永久地记录在历史录像之中,不管是指导员还是陈密西自己,都不想这种遗憾发生在自己部队身上。

作为一个热血男儿,陈密西破天荒让家里给自己买了化妆品,是那种肉色的祛疤剂,就算无法完全消除眼角的痕迹,多少也能靠颜色遮掩过去吧。

指导员还是依然那么“铁石心肠”,不允许不完美的士兵,出现在自己负责训练选拔的方队之中。陈密西连续递交了三次申请,收获的只有三次退回。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h1>

正当陈密西满怀热血坐在宿舍中,看着被选入方队的战友们在操场上经受魔鬼般的“极限训练”,脸上只有一面的羡慕嫉妒。

谁知就在训练进行到如火如荼、陈密西以为再也和阅兵无缘的时候,部队领导反而自己找到了陈密西,临时征召他补入方队。

原来方队里有一名队员突发意外情况,实在无法继续训练,只好将这个宝贵的位置忍痛让了出来。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柳暗花明的陈密西当即给自己约法三章:不管训练有多苦,都要坚持到底;不管压力有多大,都要乐观面对;只要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更好。

因为他知道:阅兵只有一次!10年之后,30岁的自己基本上就应该已经告别军旅生涯了。

红一师的极限训练内容包括:军姿练习2小时不动、4小时不倒、60秒钟不眨眼睛;正步练习连续踢腿200次、断腿10分钟不变形,体能训练每天1个5公里,还有每天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蹲起和100个蛙跳。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至于北京的气候,不管是春天的大风、冬天零下20度的严寒、夏天30多度的酷暑暴雨,在全体方队上下看来,根本就算不上一件值得考虑的事情。

陈密西发愁的事情只有一件:自己越是迫切想要获得班长的认可,做出来的动作反而越被班长“挑刺”,不是动作不到位,就是和旁边的人不配合、不协调。

仿佛是有意针对他一般,白天队友们结束训练散场之后,陈密西却被班长单独留下来,顶着月夜和路灯,孤零零地在操场上继续加班重训。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要说陈密西心里没有一点委屈,那是假话,但他从来没有将这个想法反应在肢体上,班长所有严苛的批评校正,他都一点一滴照着改进。

可是他不在严酷的训练之下抱怨,不代表身体的生理功能做出激烈的反应。

静脉曲张是陈密西从入伍前就有的顽疾,长期的站立训练让他发作起来,两腿像针扎一样疼痛,常常在结束之后,连走路都十分困难,只好一瘸一拐地走回食堂、宿舍。

如果训练途中疼到实在无法忍受,陈密西就会给自己“来狠的”,让队友用背包绳将自己双腿紧紧捆住,保持4个小时的笔直站姿。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背包绳解开后,这双腿就僵直的已经不能打弯了,只能被人架着走下训练场。

这样日复一日,渐渐地,陈密西被班长留下来的时间越来越少,反而是他的队友开始因为动作始终无法和他协调,不得不被领导退回部队,失去了参加阅兵的名额。

也许是上天为了报答这份努力,曾经恼人的眼角伤疤,竟然被汗水冲得越来越淡,看不出来了。

阅兵大典演练,陈密西拉裤裆也不动:我满脑子想的是坚持到最后烈日下的尴尬10年梦想被三次退回抓住机遇练成“军姿王”

最后,在阅兵大典正式开始前,为了检验方队训练成果,领导们决定举行一次“评王选星”活动,在这数百万大军、优中选优、反复打磨的大比赛之中,陈密西兑现了对班长的承诺,一举夺得“军姿王”的称号。

接到陈密西第一时间报喜的老班长,隔着电话和他哭作一团。

2009年10月1日,陈爱清一家如同10年前一样围坐在电视机前,不过这一次,他们的儿子不在家中,而在光荣的电视荧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