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8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再次召开。会上,省体育局、杭州亚组委、宁波市人民政府、江山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篮球协会、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等6家单位代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体育强省建设近年的工作经验进行发言,6家单位的发言摘要正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多年来,江山市秉持“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理念,站在促进精神富裕、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经济发展的高度来抓体育,先后四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主要做法是:
一、优化体育服务圈,让体育成为引领精神富裕的重要载体。手机预约、专业指导、就近健身已成为江山市民运动体验的标配。目前,我们在市区建成15个微健身园,一体化安装125台智能化健身器材,群众不仅可以查看实时运动数据,更能获得专业健身指导。江山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04岁,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4岁,百周岁和百虚岁老人分别为43人和71人。在体育服务上,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优化完善:一是优化设施服务圈。建成四大健身公园、三大健身广场,以及50个百姓健身房和1492处健身场地,实现全市309个村(社)健身场地全覆盖。近三年,我市体育固定资产投资达7.8亿元,特别是一个四省边际领先、全省一流的虎山运动公园即将建成投用。二是优化智慧服务圈。创新“体育一家亲”模式,迭代升级上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市域健身场地全部接入,数字化串联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身运动圈”。三是优化人员服务圈。建立基层文体站、单项体育协会等各类体育组织132个,创新选聘132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进驻全市健身场馆,就近开展专业指导。
二、构建体育赛事圈,让体育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独特纽带。作为国家1号全民健身活动的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江山已经连续承办6年,成为全国唯一中心主会场,入选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我们常年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形成“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健身”。一是大型赛事引流。立足山地条件和群众基础,从2013年以来,争取承办全国举重锦标赛、全国健美操锦标赛、江山100国际越野跑等大型赛事70多场次,累计吸引超100万人次观看,极大激发群众体育热情。二是特色活动搭台。根据不同健身需求,培育青年节水上运动、世界旅游日漂流等11项假日体育品牌。特别是春节期间村民连续15年自发举办村运会,每年有60%以上行政村10万人次参与,这种“百村万人体育过大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誉为一种新“体育现象”。三是全民健身共享。以全国“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为引领,增强全社会健身意识,推动广场舞、瑜伽、太极拳等健身活动成为生活风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通过举办各层级赛事活动,有效净化了社会风尚,比如,目前举办村运会的行政村中80%上榜无信访村。
三、激活体育经济圈,让体育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上周全国美丽乡村攀岩系列赛在我市毛村山头村闭幕,该村建有全国首个乡村攀岩主题运动公园,已经连续第四次举办这个系列赛,通过承办各级攀岩赛事,实现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促进村集体年均增收150余万元。这是江山发展体育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们抓住体育催生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拓宽转化通道。一是做大赛事经济。依托各类大型国家级以上赛事,成功争列全国首个登山户外产业示范城市,提速赛事经济。比如,前六届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累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促进居民增收2.4亿元。二是发展健康经济。重点培育以上市企业健盛集团为龙头,航宇文体等企业为支撑的健康生活产业,形成运动袜、羽毛球等特色体育产品品牌,去年总产值达22亿元,荣获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比如,羽毛球拥有相关企业55家,年产2.4亿只。三是培育融合经济。以“景区+乡镇+特色村”建设为抓手,建成健身绿道245公里,打造贯穿市域核心景区的中国最美天空跑赛道,创建6个体育乡镇和25个体育旅游特色村,仙霞古道被评为省首批大花园“耀眼明珠”,我市获评省运动休闲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袁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乘势而上,持续奋斗,化体育变量为发展增量,努力在26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先行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