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色印花夜校,鳞片翅膀的夜莺。用于危害羽衣甘蓝、西兰花、卷心菜、萝卜等交叉花卉蔬菜、大豆、豌豆等作物、生菜、茄子、胡萝卜等蔬菜,以及泡泡、油等。国内传播遍及各省区,包括黄淮长江流域受惠较多。
症状
幼虫吃叶子,把它们吃进洞里或漏掉,排泄粪便污染蔬菜菌株。1~2岁的幼虫有簇,往往几十只藏在叶的后面啃食叶肉,3年以后分散开来,为加重损伤,经常爬到植物的上部,会把叶子、嫩尖、芽、嫩肉全部吃掉,有时钻进飞蛾里作有害的种子, 有假死。
预防和治疗
(1)农业防控。及时从田地里取出落叶,消灭昆虫。利用幼虫的假死,可以对动植物进行摇动,使昆虫落入地下集中消除。
(2)生物防治。在幼虫发育的1~2年内,喷洒苏云金巴或B?t乳液,每克含有超过100亿个活孢子。水800~1000次控液,在20°C的温度下防控效果好。
(3)物理防控。利用黑光可以杀死大量银印夜虫,使害虫率从下降。
(4)化学防治。幼虫在3岁之前喷洒。优选无污染农药如25%抗幼虫3号悬浮液500~1000倍液体,或5%抗太宝乳液3000~4000倍液体。还可选用10%拟除虫菊酯乳液1,500倍液态,或2.5%CFC乳液3 000~4,000倍液态,或10%联苯乳液6 000~8000倍液态,或21%协同氰化物?马乳液3,000~4,000倍液体,或40%菊花乳液2,000~3,000倍液。每10至15天喷1次,连续喷1至2次。
发病率定律
(1)代代相传。东北、河北、山东,每年2~5代,上海、杭州、合肥发生约4代。闽北6~8代。(2)冬季。整个冬天都有飞蛾在枯叶,土桌等(3)发生的时期。幼虫发生在4月至5月之间。(4)环境因素。种植方式,纯生产发生重,而工间同孔发生轻。微施肥的施用是轻度发生的。后期播出很重。钾主要发生在光照下。磷大多是温和的。氮气很重。膜栽培有利于发生。(5)捕食者。白色和绿色细菌,以及掠食性瓢虫,蜘蛛,蜻蜓,青蛙和稻黑色素瘤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