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色印花夜校,鱗片翅膀的夜莺。用于危害羽衣甘藍、西蘭花、卷心菜、蘿蔔等交叉花卉蔬菜、大豆、豌豆等作物、生菜、茄子、胡蘿蔔等蔬菜,以及泡泡、油等。國内傳播遍及各省區,包括黃淮長江流域受惠較多。
症狀
幼蟲吃葉子,把它們吃進洞裡或漏掉,排洩糞便污染蔬菜菌株。1~2歲的幼蟲有簇,往往幾十隻藏在葉的後面啃食葉肉,3年以後分散開來,為加重損傷,經常爬到植物的上部,會把葉子、嫩尖、芽、嫩肉全部吃掉,有時鑽進飛蛾裡作有害的種子, 有假死。
預防和治療
(1)農業防控。及時從田地裡取出落葉,消滅昆蟲。利用幼蟲的假死,可以對動植物進行搖動,使昆蟲落入地下集中消除。
(2)生物防治。在幼蟲發育的1~2年内,噴灑蘇雲金巴或B?t乳液,每克含有超過100億個活孢子。水800~1000次控液,在20°C的溫度下防控效果好。
(3)實體防控。利用黑光可以殺死大量銀印夜蟲,使害蟲率從下降。
(4)化學防治。幼蟲在3歲之前噴灑。優選無污染農藥如25%抗幼蟲3号懸浮液500~1000倍液體,或5%抗太寶乳液3000~4000倍液體。還可選用10%拟除蟲菊酯乳液1,500倍液态,或2.5%CFC乳液3 000~4,000倍液态,或10%聯苯乳液6 000~8000倍液态,或21%協同氰化物?馬乳液3,000~4,000倍液體,或40%菊花乳液2,000~3,000倍液。每10至15天噴1次,連續噴1至2次。
發病率定律
(1)代代相傳。東北、河北、山東,每年2~5代,上海、杭州、合肥發生約4代。閩北6~8代。(2)冬季。整個冬天都有飛蛾在枯葉,土桌等(3)發生的時期。幼蟲發生在4月至5月之間。(4)環境因素。種植方式,純生産發生重,而工間同孔發生輕。微施肥的施用是輕度發生的。後期播出很重。鉀主要發生在光照下。磷大多是溫和的。氮氣很重。膜栽培有利于發生。(5)捕食者。白色和綠色細菌,以及掠食性瓢蟲,蜘蛛,蜻蜓,青蛙和稻黑色素瘤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