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和远方在哪儿?

这是一句网上被套熟了的话,来自于许巍演唱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我想之所以这句话会火,恰恰是击中了现代人在现实中追逐名利,在红尘俗世里那种生不由己的无奈吧。

最近我在读一本《蒋勋说宋词》的书,说实话被宋词之美给惊到了,给我留下至深印象的便是南唐后主李煜。作为君王,李后主放到历史长河中的功过不值一提,但作为词作者却是中国文化星空中一颗灿烂的明星!他令原先属于贩夫走卒的歌曲,忽然变成了士大夫用来疏解生命情怀的工具。那些伶工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唱咏的各类词牌可以变的如此深邃细腻,意境深远!

李后主是个战争的失败者,可以说是国破家亡,自己也从一名君王变为敌国的阶下囚。然而,讽刺的是真是这样的经历却使得自己的作品从早先的顾影自恋、无病呻吟的靡靡之音升华为凄美细腻万古唱咏的经典佳作!

比如这首大家比较熟悉的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拂了一身还满”是非常接地气的用法,可以说是流行歌曲式的句子,花瓣掉下来落了一身都是,在唐诗里你绝看不到这种句子,这是一种非常白话的描绘。而“离恨恰如春草”这种离开故乡,离开故国的恨,这种心里的恨,就像春天的草一样,“更行更远还生”,你走的越远,它越是生长的茂密。从“雁来音讯无凭”开始到“更行更远还生”有多少个二、二、二的堆叠?这些堆叠把自己命运中的阻碍、困顿,一走一停的感觉全部展现出来了,尽管词牌顿挫的具体节奏,我们今天已不甚了然,可我们还能在文字里感受到它的转折,堆叠的特色。

所以读诗可以让我们神游于古今中外的远方,那想象中远方也可以幻化优美的诗句,我想这就是在这个熙攘浮躁的世界中让灵魂可以静静栖居的一种理由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