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军二战中成功的战俘营救行动—菲律宾卡巴那图战俘营营救计划

1944年10月份,盟军在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大胜日本,击沉日本海军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包括航空母舰在内13艘。此役之后,日本通往南洋的海上生命线基本被切断,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美军在菲律宾莱特岛成功登陆,为后来解放菲律宾全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军二战中成功的战俘营救行动—菲律宾卡巴那图战俘营营救计划

莱特湾海战

面对菲律宾未来可能发生的失败局面,日本军部陆军省于1944年8月决定执行“杀光政策”将所有关押在菲律宾境内的盟军战俘全部处死,以便于毁灭证据。用以应对美国国务院发表的有关日本虐待盟军战俘的声明。

美军二战中成功的战俘营救行动—菲律宾卡巴那图战俘营营救计划

二战时的日本军部陆军省大楼

1944年12月14日,就在美军准备进攻吕宋岛的时候,日军把关押在巴拉望岛的150名美军战俘处死。战俘们被赶进防空洞,日军将出口封死并向洞中浇汽油,再将战俘活活烧死。这是后来一名幸存的美军士兵尤金·尼尔森在1945年1月7日向美国陆军情报部讲述的事件经过。

美军二战中成功的战俘营救行动—菲律宾卡巴那图战俘营营救计划

巴拉望岛的盟军战俘

1944年12月16日,美军在吕宋岛登陆并迅速向马尼拉推进。在此期间美军得知,在卡巴那图战俘营关押有美军战俘。1945年1月26日随着第六集团军逼近卡巴那图,使得这些美军战俘有随时被日军杀掉的危险,营救战俘问题迫在眉睫。同年1月27日美国陆军第六集团军司令沃尔特·克鲁格中将命令亨利·穆西中校及其第6游骑兵营执行营救卡巴那图战俘的任务。

美军二战中成功的战俘营救行动—菲律宾卡巴那图战俘营营救计划

盟军进攻吕宋岛

穆西中校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派人进行详细侦查,把侦查结果详细汇报给普林斯上尉,普林斯上尉根据侦查结果制定了详细作战计划。游击队员分为两队,分别由胡安·帕加塔上尉和埃东多·詹森上尉带领,负责控制战俘营周围的道路。游骑兵由普林斯上尉带领一组,负责进攻战俘营主要部分和护送战俘撤离;另一组的30名士兵由约翰·墨菲中尉带领,负责清除日军的岗楼哨所和发起作战信号。由于战俘营周围是一大片空旷的开阔地,即使晚上匍匐行动也有被日军发现的可能。穆西中校要求美国陆军航空队的P-61黑寡妇战机在空中盘旋以吸引日军注意力。事后证明这相当有效。同时,菲律宾游击队通知沿线居民不要外出,同时还让村民们把鸡关进鸡窝,把狗拴进狗舍并带上嘴套,防止惊动战俘营中的日军。

美军二战中成功的战俘营救行动—菲律宾卡巴那图战俘营营救计划

P-61黑寡妇战机

1945年1月30日19:40战斗打响。仅仅十几秒的时间战俘营中所有瞭望塔哨岗就全部摧毁。游骑兵负责压制和消灭战俘营前后两个方向的日军。反坦克组进入营区中心地带,用“巴祖卡”火箭筒摧毁了载有几十名日军的两辆卡车和有金属材料加固的坦克车库。周围逃出的日军也很快被消灭。附近听到枪声的日军想要通过卡布河前来增援,被提前埋伏在此的菲律宾游击队挡了回去。战斗开始后,有些战俘以为是日军要杀害他们,到处躲藏,不敢出来,在带领战俘撤退时,甚至有些战俘还进行抵抗。许多游骑兵不得不连拉带拽地强行把战俘带离。

美军二战中成功的战俘营救行动—菲律宾卡巴那图战俘营营救计划

菲律宾卡巴那图战俘营营棚

此次战俘营救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战后统计,此役共营救出512名盟军战俘。消灭日军500人左右。只有三名美国人死亡:一名战俘,因患疟疾在被解救后死亡;一名军医,在撤退时被迫击炮击伤于第二天死亡;一名士兵在战斗中阵亡。另外,有21名菲律宾游击队员负伤。营救行动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盟军官兵的士气,并在美国民众中广为流传,该战役后被载入教材成为日后美军各部队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