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h2 class="rich_media_title">灌肠与尖尖</h2>

晋中晋中,还是更喜欢它原来的名字——榆次,还好山西人也仍旧这么叫它,晋中之名更多还是作为一种行政区划上的存在,并未深入人心。

来到山西游玩的人,大都会将晋中的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列于它们的清单之中,尽管榆次也有着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榆次古城,比起前者,只能说是破破落落、冷冷清清。但是,一个人逛吃逛吃,这样的地方也是再惬意不过了。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灌肠+煎灌肠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灌肠是榆次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使用荞麦面制作而成,将荞麦面糊放于小碟中上笼蒸制而成,最终的成品呈一片片碗碟状。

榆次灌肠传统的食用方法是直接切块后调入蒜、醋汁食用,口味是一种简单的酸辛味,灌肠口感十分爽滑且麦香味浓郁,爽口开胃。后来也发展出煎灌肠等较为新式的吃法,口味咸香,外壳油香酥韧,内里绵柔粉嫩,滋味令人难忘。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擦尖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擦尖是流行于山西省中部地区的一种面食种类,需使用一种叫做“擦尖床”的专门工具制作,该工具也是一种金属板带孔结构,孔为扁圆状,因而擦出的面为边缘不规则的扁条型。擦尖以高粱面白面混合而成的杂面制作为主,浇上菜卤或肉卤搅拌均匀后能充分挂味,爽滑的入口之感再搭配上柔韧而有嚼劲的后续口感,大口大口刨食就是对它最大的喜爱。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剔尖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剔尖是另一种晋中南部普遍食用的面食,无需特制工具的辅助,一只巧手和一只筷子,在一拨一甩之间便可化腐朽为神奇,也因此这是一种极其考验做面师傅的面食。剔尖面两头细,中间宽,通常的长度基本就是手指的长度,不长也不会短。就其口感而言,有些类似短版的刀削面,质地较硬,久嚼不烂,喜欢劲道口感的人一定也会喜欢剔尖面的扎实之感。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老豆腐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豆腐脑儿遍布中国各地,但在山西它常以“老豆腐”的名号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早点摊上。就其食物而言,豆腐本身略老于其他地区的豆腐脑,但还远远够不着常规意义上的“老豆腐”,再浇上一层厚厚的由海带、黄豆、粉条等制作而成的咸香卤子,虽然谈不上特别之处,但是一个老山西只消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山西的老豆腐,也一定能勾出他的一溜口水。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老火锅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在大同没有吃上的山西老火锅,最终还是在榆次补上了。山西老火锅与暖锅较为类似,本质上仍是北方式火锅的一种变体,一口铜锅下炭火燃烧着,食材一层层码放起来,吃得就是个热闹欢腾、推杯换盏。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食材基本都能在一口火锅中一次尝遍,如五花肉、丸子、豆腐、白菜、粉丝等,算不上山珍海味,更没有复杂滋味,在一口一口滚烫咸香中,肠胃的饱足、心情的满足,在热闹团圆中不断升腾。

也许,待白昼更短、天气更凉,这口火锅,便愈加味浓吧。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

以完整的晋中市而言,它太大太大,有好些被高山沟壑阻隔的县市,它们都有着一些自己独特的吃食,此番无法一一前往,只得留待他日再深入挖掘。不过......

明天,平遥见!

「555天吃遍中国」第108天 山西 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