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吃青团子、插柳戴柳……姑苏居民感受清明传统民俗

作者:紫牛新闻

在苏州,有各种各样饶有趣味的清明民俗,3月28日,苏州姑苏区双塔街道百步街社区居民们一起吃青团子、插柳戴柳、放风筝,感受独属于苏州人的清明民俗。

吃青团子、插柳戴柳……姑苏居民感受清明传统民俗

青团子、焐熟藕是苏州清明的节令食品,早在清代苏州吴县人顾禄所著《清嘉录》中提到徐达源《吴门竹枝词》:“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薦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 社区居民陈珊说:“青团子是用麦苗叶取汁,经石灰点化澄清后调米粉做成的团子,可放入豆沙等馅心,色青而味香。而焐熟藕酥中带糯,风味独特。每到这个时节我总要去买点尝尝。”

吃青团子、插柳戴柳……姑苏居民感受清明传统民俗

俗语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苏州人的清明节要插柳枝、戴柳枝。插杨柳,就是把折下的一两枝柳枝,插于门边,或系于门框,用以辟邪。而戴柳圈简称“戴柳”,就是把折下的柳枝条,圈成一个圆圈,大小正好以套在头上为宜。社区居民漆苏元在门边插上柳枝,并说,“戴一个柳圈,少年儿童们可以免虿毒、避厉疫。”

吃青团子、插柳戴柳……姑苏居民感受清明传统民俗

“来,我们来碰一碰鸡蛋,看谁是今天的蛋王”。小朋友们手握鸡蛋相碰,个个笑得合不拢嘴。清明碰蛋这个习俗可溯及六朝时代。碰蛋的时候,先碎的那个蛋就输了,赢的蛋继续与其他鸡蛋“决斗”。最后胜出的蛋王,要献给在座年龄最长的长辈,祝福他长命百岁。而碎壳的蛋,也要剥开吃掉,有着“子孙后辈们破壳而出,出人头地”的美好寓意。

吃青团子、插柳戴柳……姑苏居民感受清明传统民俗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拉一拉风筝的线,看看这风筝能飞多高。”当天,居民们来到盛家带,在感受春天的同时,也体验一下放风筝这一传统习俗。 “一二三,加油。”当天,小朋友们还分成两组开展拔河比赛,气氛热烈而高涨。拔河据说发明于春秋后期,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吃青团子、插柳戴柳……姑苏居民感受清明传统民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通讯员 王莉莉

校对 丁皓宇

来源:紫牛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