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庆宁: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普兰集小记

刘庆宁: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普兰集小记

个人简介:刘庆宁 笔名:青牛居士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 童年时的文学少年,年轻时的工科男,成年时的企业家,古稀之年期盼在文学的园地里耕耘,期盼微小的收获。

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

——普兰集小记

文/刘庆宁

初闻普兰集不觉有些诧异——印象中在离天堂最近的西藏阿里有个普兰县,位于蒙城路桥头的沿河路一隅怎么有个与普兰同名的地方?晨起,薄明中沿着静静流淌的古淝河缓缓东行,南淝河古代称为“施水”,《水经注》记载:“施水又东迳合肥县城南,城居四水中。又东有逍遥津,水上旧有梁。孙权之攻合肥也,张辽败之于津北。”这流淌千年的淝水与普兰何干?淝水北岸,桥之东北一院落悄然而立,步入院门但见竹影婆娑,柴扉一侧拙拙的刻着“普兰集”三个不起眼的小字,未进小屋便闻得缕缕幽香,淡淡然,飘飘然,浸入心脾,令人心静,一如那门前平静的水面。

刘庆宁: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普兰集小记

屋内昏暗而宁静,长长的几案上一盏孤灯暖暖地映出一张清秀的面孔,听得响动起身曰:有朋自远方来,有失远迎。但见室主婉儿着一袭白色长衫,飘然走来,手捧莲花灯,烛光沿着片片莲瓣射出,辉映在一尊佛像之前,淡然的神情,深邃的眼神,生生透出一丝丝禅意。

刘庆宁: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普兰集小记

宾主坐定,婉儿取沸水清洗茶具,以一小勺撮茶投入壶中注热水少许润茶,冲入沸水,举起茶壶以凤凰三点头式向我们致意,清澄的茶水在烛光下泛出诱人的色彩,闻香品茗,啜一口满嘴清香。不禁想起“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的典故来,只是我不是苏子,主人则是与上官婉儿同名的才女。

刘庆宁: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普兰集小记

攀谈中方知室主与佛有缘,遍访佛山名寺,普兰县位于中国西藏、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既是旅游胜地,更是佛家圣地,旁圣湖,靠神峰,庙宇林立,深受室主喜爱。闻之我豁然开朗,婉儿选择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淝水之畔,是流连都市的人间烟火,辟一小屋,冠以普兰是取旅游与佛教同行共处之意,处闹市而禅心不已,恰如六祖慧能所言,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尔。好个聪慧的女子。

刘庆宁: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普兰集小记

茶香淡淡,我自端坐案前。婉儿避之兀自去它室焚香,诵经,抄经,莲灯烁烁,佛珠灿灿,枯莲依墙,佛心悄然。一台老式的收录机悠悠地响起,梵音袅袅,婉儿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莫不透出浓浓禅意。同行的静水依然(又是一个心静如水的小女子)悄悄举起相机留下了一幅幅禅味浓浓的画面。

刘庆宁: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普兰集小记

步出普兰集,耳畔响起婉儿在赞同我对其名的理解,对其更扩展的释义说道:"再分解来看,普,是一种提醒:我们都是世间寄尘一粒,尽量淡然,尽量平和些,无分别心。我喜爱植物,兰是王者之香,君子之香,空谷幽兰,亦是种生活的态度和操守。"如是,普兰集则大成也。

刘庆宁: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普兰集小记

淝河南北一桥兼,

普兰雅集依水畔,

梵乐经文声声颂,

沉香青烟袅袅散。

心有菩提情自定,

身披白衫发飘然,

孤灯倩影合手处,

愿做佛前一支莲。

刘庆宁: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普兰集小记
刘庆宁:一个为兰为莲的小女子——普兰集小记

摄影: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