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劉慶甯 筆名:青牛居士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合肥市作家協會會員 童年時的文學少年,年輕時的工科男,成年時的企業家,古稀之年期盼在文學的園地裡耕耘,期盼微小的收獲。
一個為蘭為蓮的小女子
——普蘭集小記
文/劉慶甯
初聞普蘭集不覺有些詫異——印象中在離天堂最近的西藏阿裡有個普蘭縣,位于蒙城路橋頭的沿河路一隅怎麼有個與普蘭同名的地方?晨起,薄明中沿着靜靜流淌的古淝河緩緩東行,南淝河古代稱為“施水”,《水經注》記載:“施水又東迳合肥縣城南,城居四水中。又東有逍遙津,水上舊有梁。孫權之攻合肥也,張遼敗之于津北。”這流淌千年的淝水與普蘭何幹?淝水北岸,橋之東北一院落悄然而立,步入院門但見竹影婆娑,柴扉一側拙拙的刻着“普蘭集”三個不起眼的小字,未進小屋便聞得縷縷幽香,淡淡然,飄飄然,浸入心脾,令人心靜,一如那門前平靜的水面。
屋内昏暗而甯靜,長長的幾案上一盞孤燈暖暖地映出一張清秀的面孔,聽得響動起身曰:有朋自遠方來,有失遠迎。但見室主婉兒着一襲白色長衫,飄然走來,手捧蓮花燈,燭光沿着片片蓮瓣射出,輝映在一尊佛像之前,淡然的神情,深邃的眼神,生生透出一絲絲禅意。
賓主坐定,婉兒取沸水清洗茶具,以一小勺撮茶投入壺中注熱水少許潤茶,沖入沸水,舉起茶壺以鳳凰三點頭式向我們緻意,清澄的茶水在燭光下泛出誘人的色彩,聞香品茗,啜一口滿嘴清香。不禁想起“坐請坐請上座茶敬茶敬香茶”的典故來,隻是我不是蘇子,主人則是與上官婉兒同名的才女。
攀談中方知室主與佛有緣,遍訪佛山名寺,普蘭縣位于中國西藏、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既是旅遊勝地,更是佛家聖地,旁聖湖,靠神峰,廟宇林立,深受室主喜愛。聞之我豁然開朗,婉兒選擇承載着曆史與未來的淝水之畔,是流連都市的人間煙火,辟一小屋,冠以普蘭是取旅遊與佛教同行共處之意,處鬧市而禅心不已,恰如六祖慧能所言,非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爾。好個聰慧的女子。
茶香淡淡,我自端坐案前。婉兒避之兀自去它室焚香,誦經,抄經,蓮燈爍爍,佛珠燦燦,枯蓮依牆,佛心悄然。一台老式的收錄機悠悠地響起,梵音袅袅,婉兒舉手投足,一颦一笑莫不透出濃濃禅意。同行的靜水依然(又是一個心靜如水的小女子)悄悄舉起相機留下了一幅幅禅味濃濃的畫面。
步出普蘭集,耳畔響起婉兒在贊同我對其名的了解,對其更擴充的釋義說道:"再分解來看,普,是一種提醒:我們都是世間寄塵一粒,盡量淡然,盡量平和些,無分别心。我喜愛植物,蘭是王者之香,君子之香,空谷幽蘭,亦是種生活的态度和操守。"如是,普蘭集則大成也。
淝河南北一橋兼,
普蘭雅集依水畔,
梵樂經文聲聲頌,
沉香青煙袅袅散。
心有菩提情自定,
身披白衫發飄然,
孤燈倩影合手處,
願做佛前一支蓮。
攝影: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