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光看报告,乾隆便一眼瞧出了这个破绽,可见皇帝懂军事有多重要

作者:关河五十州
光看报告,乾隆便一眼瞧出了这个破绽,可见皇帝懂军事有多重要

(电视连续剧《乾隆王朝》)

1766年1月,缅军再次侵入云南,刘藻闻警急忙调集绿营、土练七八千人,分三路迎敌。按照他的命令,参将何琼诏、游击明浩、守备杨坤率六百余名绿旗兵渡江驰援前线。

何琼诏军一路上毫无军纪可言,特别是何琼诏亲率部队,还将所有武器捆绑载运,人员则徒步散行,根本谈不上设防,结果他们在过江后不久就遭到缅军伏击,部队溃散,几位将领皆下落不明。

这次战役清军除何琼诏一路外,其余两路也都落败了。事后,刘藻没有核实详情,就报告何琼诏等全部阵亡,明浩受镖伤,六百余人仅一百余生还回营,还说清军已破敌营七座,不无小捷。

看到何琼诏军损失惨重,乾隆颇为郁闷,责问刘藻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就火速上报这一情况:“如此军机,何不即用六百里飞递?”对于击破敌营云云,他起先倒还颇感欣慰,但再一对照地图,却发现刘藻奏章中所报地名的先后顺序与地图所示不符,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这让他顿生疑窦,怀疑不是地图有误,就是刘藻所报非实,二者必居其一。

光看报告,乾隆便一眼瞧出了这个破绽,可见皇帝懂军事有多重要

时隔不久,何琼诏、明浩等先后回营,兵丁也有四百五十五人陆续返回。何琼诏回营后同样出于卸责的目的,称他曾架着藤牌与敌人奋战,因所骑战马被砍,连人带马跌入江内后才得以生还。刘藻不懂军事上的常识,居然都原封不动地予以上奏。

乾隆擅长骑射,立即发现了其中破绽,他反问刘藻:“你想想看,骑在马上能拿藤牌打仗吗?”他还指出,既然何琼诏军接仗后即回营一百余人,加上这次返回的兵丁,足以证明他们的战斗减员极其有限,几乎是不战而溃,这叫打的什么仗?

乾隆随即下达处分令,将何琼诏、明浩、杨坤予以正法。尽管刘藻一误再误,但考虑到他本属书生,不谙军旅,谎报军情也只是能力不及,并不是纯心要欺骗朝廷,故从轻发落,只降为湖北巡抚,其云贵总督一职由东阁大学士、陕甘总督杨应琚接任。

在杨应琚到任前,刘藻仍全权负责前线军事,他急于挽回败局,以便将功折罪,于是连日檄催各路官兵向缅军发动进攻,但书生终究还是书生,调度时谬误百出,官兵忽调忽撤,乱哄哄的全无纪律,攻势也难以立刻组织起来。不久,吏部议准将刘藻革职,留滇效力,刘藻难堪重负,晚上在公馆内挑灯默坐,到了四更天,在把侍从打发出屋后,他将当天所收到的朱批奏折、廷寄用纸封包,放在桌上,继而用桌上的裁纸小刀自刎。

光看报告,乾隆便一眼瞧出了这个破绽,可见皇帝懂军事有多重要

虽然咽喉的伤口极重,但自杀者并没有当场死亡,而是“宛转于床榻间”。当同僚们闻讯赶去时,刘藻已不能说话,只招手取笔写道:“君恩难报,臣罪万死,快请常巡抚(应指云南巡抚常钧)。”七天后,时年六十五岁的刘藻终于还是不治身亡。

得知刘藻死讯以及言行,乾隆很不高兴,认为刘藻一误再误,对他的处罚也不算重,可他却矫情到要自杀,这等于是在打皇帝和朝廷的脸。乾隆下旨命将刘藻送回其家乡安葬,但作为惩戒,只可按普通人归葬,不许刘家建立墓牌,亦严禁为其立传以及记载仕途经历。

终清一朝,刘藻鲜见于史书,与乾隆的圣旨密切相关。世人评价刘藻死得太惨,乾隆处罚太苛,然而这也是乾隆朝中期以后考评官员的特点,即从严不从宽,而且只看绩效和表现,其它一律免谈。

光看报告,乾隆便一眼瞧出了这个破绽,可见皇帝懂军事有多重要

乾隆王朝 ¥63.9 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