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北风云——历法之争,祖冲之亮相

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北魏和平三年)年底,一份关于历法讨论的奏章摆在了刘骏面前,上书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大科学家祖冲之。

南北风云——历法之争,祖冲之亮相

祖冲之,字文远,出身范阳祖氏,祖籍范阳郡遒县。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人会要问,同样是来自范阳祖氏,祖冲之该不会是祖逖亲戚吧?事实上两人虽然是同宗,却没直接的血缘关系,祖冲之的曾祖父祖台之是祖逖的同族兄弟,所以祖冲之和祖逖的关系也就是祖上曾是一人,仅此而已。

南北风云——历法之争,祖冲之亮相

由于祖父祖昌曾任刘宋朝大匠卿,也就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官吏,父亲祖朔之也学识渊博,所以祖冲之得以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这种环境下,祖冲之从小熟读经书典籍,更是对天文学、数学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地祖冲之成了一个博学多才之人,名声四起。

南北风云——历法之争,祖冲之亮相

祖冲之的名声很快就传到了刘骏耳中,刘骏于是派祖冲之到当时刘宋朝廷的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之后又调到总明观任职。这里对祖冲之来说无疑是如鱼得水,他也在这里,接触了大量国家藏书,包括天文、历法、术算方面的书籍,这让他又汲取了不少知识。到了大明五年(公元461年,北魏和平二年),祖冲之又被调任担任南徐州从事吏、公府参军等职。

南北风云——历法之争,祖冲之亮相

回到文章开头部分,祖冲之向刘骏上述说,现在使用的何承天所编《元嘉历》存在问题和疏漏,祖冲之为此自己编了一部《大明历》(也叫“甲子元历”。),并把它呈现给了刘骏。《元嘉历》主要就是订正了旧历所定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日所在位置,改“平朔”为“定朔”,创立调日法,改革了“上元积年法”,计算了岁差数值百年一度,简单来讲就是将19年设置7闰月,1太阳年约等于365.2467日,一朔望月约等于29.530585日。《元嘉历》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

南北风云——历法之争,祖冲之亮相

但祖冲之却觉得,现在使用的历法,将冬至的节气固定在某一天,这样一来,每不到一百年,就会相差二度。如今要制定的新历法,是把冬至放到年终,每年只有微小的差距,将来长期使用下去,那么就不用再多次改动。另外,现行的历法是把“子”作为‘“辰”的开头,位置在正北方。‘虚’又排列在北方各个星座之中。将要制订的历法,则是把上元放在年终,从虚一开始。另外,现行的历法是把日月星辰的标志,以甲子作为开头放在最前面。新历法则是将上元每年放在甲子上。另外,何承天的历法,是日、月、五星各自都有自己的元。而新的历法则是将日、月、五星的交会以及运行的快慢,全都以上元的岁首作为开始。

南北风云——历法之争,祖冲之亮相

我相信基本上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上面讲了些什么,说简单点,就是祖冲之的这部历法采用的朔望月长度为29.5309日,和利用现代天文手段测得的朔望月长度相差不到一秒钟。提出了在391年插入144个闰月的新闰周。《大明历》的回归年长度是365.24281481日,与现代测得回归年长度仅差万分之六日左右,一年只差50多秒,可见其精确性。由于冬至点是制定历法的起算点,因此测定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对于编算历法来说非常重要。

南北风云——历法之争,祖冲之亮相

刘骏看到这样的奏章,估计也看得是云里雾里,自己也无法决定,于是命令对历法有研究的人同祖冲之辩论,但驳不倒祖冲之。但戴法兴等人对此却是坚决打压抵制,加之后面又发生了其他的事,所以祖冲之的新历法在刘宋一朝也没能实施起来。

南北风云——历法之争,祖冲之亮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