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通鉴三家分晋的故事:智伯的灭亡和赵襄子的反击引子晋国的六家大股东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三年的考核期,领导交代的事情一定要重视“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战略的眼光,居安思危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水淹晋阳,统一战线形成,智伯灭亡

作者:馆里的编辑

<h1 class="pgc-h-center-line">引子</h1>

公元前40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智氏灭亡,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此开始记起。三家分晋,不过是晋国的三个大夫瓜分了他们的诸侯国,晋国。然名义上的老大周天子对此不闻不问,其实并不是不想不问,而是实在是心里余而力不足,司马光称这次事件为礼乐崩坏的代表典型,象征着周天子无法遥控指挥各路诸侯的开始,战国时代也在快马加鞭的注入历史河流。

读通鉴三家分晋的故事:智伯的灭亡和赵襄子的反击引子晋国的六家大股东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三年的考核期,领导交代的事情一定要重视“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战略的眼光,居安思危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水淹晋阳,统一战线形成,智伯灭亡

然而,直接导致三家分晋的是两个牛逼的人物,智瑶,也就智伯,另一个是赵无恤,也就是赵襄子。

读通鉴三家分晋的故事:智伯的灭亡和赵襄子的反击引子晋国的六家大股东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三年的考核期,领导交代的事情一定要重视“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战略的眼光,居安思危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水淹晋阳,统一战线形成,智伯灭亡

二人成为了三家分晋的主要操盘手,可惜的是智伯是个失败者。

这是在他们二人选为接班人时就可以预见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晋国的六家大股东</h1>

晋国在公子重耳手里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自古以来创业难, 守成更难。

晋国在重耳的带领下,走到了山峰。所以晋国无论在怎么走,都是在走下坡路。

晋国的六个大股东掌控了晋国,他们是智氏,中行氏、范氏和韩赵魏六家。

在这六家当中,实力最强的是智氏,所以他很快地就把范氏和中行氏集团给鲸吞了。

智氏家族成为了最大的股东,但智氏家族还不满足,对于韩赵魏这三个小股东他们也是虎视眈眈,想收购一家独大。

蛋糕就只有一块,谁都想独吞,所以围绕晋国这块蛋糕的争夺就开始啦。

<h1 class="pgc-h-center-line">德才兼备,以德为先</h1>

智氏的掌门人智宣子老了,他还没有完成吞并韩赵魏的战略目标。

这个任务只有交给下一代人来完成,但是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智宣子拿不定主意了,是选择智瑶还是智宵,这两个儿子都很优秀。

但智宣子还是比较中意智瑶,因为他的这个儿子,

第一是人长得比较帅,美鬓长大则贤。

第二是武艺超群出众,射御足力则贤。

第三是流行歌曲唱得好,伎艺毕给则贤。

第四是能言善辩,巧文辩惠则贤。

第五是性格果断,强毅果敢则贤。

看看,智瑶五个方面都很优秀,文武兼备,智商情商都很好,这样的帅哥,不仅美女喜欢,当老爸也很引以为豪。

在选未来的继承人,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现在常常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智瑶恰恰少了一点,德,不仁,这是他的本家智果给智宣子的建议:

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智氏想吞并韩赵魏,需要的是仁术,而不是霸道。

智宣子选错了人,智氏灭亡指日可待!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18">三年的考核期,领导交代的事情一定要重视</h1>

而此时,在赵国,此时严格意义还不能称为赵国,应该称为诸侯赵。

赵简子也选择接班人方面面临同样一个问题,他简子有两个儿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

赵简子给他的这两个儿子出了一道考题,这个考题不难,不像现在的不仅要会数理化,各国语言,而是每人一个书简,书简上面有老爸对他们的训诫之词,并约定三年之后,再问这些训诫之词,我猜这些训诫之词肯定是他老爸治国理念和方略。

用三年的时间去背诵和领会,我觉得从时间上来说,是足够了,关键是态度问题。

三年的考期到了,老大伯鲁不知所云,并且连老爸给的竹简训词都不知道丢在哪里啦!

而老二无恤不仅背的是滚瓜烂熟,而且是简不离身。

所以,态度很重要,领导交代的事情再小也要认真完成。

无恤成为了未来的赵襄子,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h1 class="pgc-h-center-line">“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战略的眼光,居安思危</h1>

茧丝乎?保障乎?

赵简子很有远见,他知道在不远的将来,赵氏与智氏必有一战。

他也知道凭借赵氏现有的实力还对抗不了智氏,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所以,他挑选了一位他的亲信,尹铎,派他去了晋阳。

尹铎走之前,去请示赵简子,你是让我去“茧丝乎”,还是“保障乎”,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你是让我去哪里搜刮老百姓,还是去收买人心,将来作为保障基地。

赵简子明确地表态:“保障哉!

这个保障基地最后成为了智伯和赵襄子的决战决胜之地。

所以,一个领导的眼光很重要,他不但能够认清现在的形势,而且能给未来做出规划设计。

<h1 class="pgc-h-center-line">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h1>

智伯要削藩了,第一个开刀的是韩康子,他问韩康子要土地。

土地是诸侯权威的象征,你凭白无辜的问人要地,换谁谁都不乐意。

但智伯就是有底气,知道什么是拳头吗?谁的拳头硬谁就能说话。

韩康子有万般的不情愿,不爽,也是把牙咬碎了吞在肚子里。

忍忍吧,毕竟现在还不是智伯的对手,还是静观其变吧。

智伯很高兴,以为征服了韩康子,但是这样的妥协,这样的臣服肯定是靠不住的。但智伯没有感觉到,他仍然洋洋得意。

得到韩康子土地的智伯还不满足,他又把手伸向了魏恒子,魏恒子当然也不乐意,但智伯此时实力实在太强大。

所以他也只有采取: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韩康子很无奈,魏恒子很生气,智伯很高兴,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h1 class="pgc-h-center-line">水淹晋阳,统一战线形成,智伯灭亡</h1>

智伯的自信心满满的,爆棚了。

真有种屠龙宝在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智伯把手伸向赵襄子,也就那位竹简训诫三年不离身的无恤公子。

这位无恤公子不仅书读得好,人也比较有血性。

要地,没有,要头,一个。

智伯当然很生气,智伯带着韩魏联军攻打和教训了赵襄子,赵襄子不是对手。他的土地大部分被占领了,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起了老爸的遗言:

国有难,问尹铎。

无处逃,去晋阳。

赵襄子带着人马家眷百姓来到了晋阳,但智伯还是不放过,并扒开了汾河水浇灌了晋阳。

但奇怪的是,晋阳的老百姓死活不投降。

沉灶产蛙,民无叛意。

智伯比较得意,他亲自划船,带着魏恒子和韩康子亲临一线观战。

并说了一句令魏恒子和韩康子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一句话:

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

安邑和平阳是魏国和韩国的国都,下一个就是他们。智伯是聪明呢还是傻呢,还是被胜利冲昏头脑,在自己的盟友面前说这样的话,谁还跟着你干呢!

智伯这句话,如长了翅膀一般,很快飞到了赵襄子的耳朵里。

读通鉴三家分晋的故事:智伯的灭亡和赵襄子的反击引子晋国的六家大股东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三年的考核期,领导交代的事情一定要重视“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战略的眼光,居安思危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水淹晋阳,统一战线形成,智伯灭亡

赵襄子肯定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赵襄子的使者很快地到达了韩魏两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统一战线很快就成立了,一对三很快变成了三打一,内外夹击,里应外合。

智伯的头盖骨变成了酒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