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家户户“有事好商量”小小积分凝聚大能量

无宅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符合文明乡风环境卫生要求,加3分;无圈养鸡鸭家禽现象,加2分;损坏村庄公共绿化、公共设施,扣5分。

近日,走进江阴市青阳镇建义村,一套人居环境精细化“积分制”管理制度让人眼前一亮。建义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引入“积分制”管理机制,乡村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旧貌换新颜,村庄环境大变样。“邱长明,这次速度蛮快,柴禾都码整齐了!”8月26日,建义村组织村“两委”、驻村市政协委员、村民小组长、综合网格长等“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代表成员对朱家庄、惠家村、宗家坝等7个自然村进行全村环境卫生评比时,看到村民邱长明家之前乱堆放的柴禾已经码放得整整齐齐,检查组人员忍不住夸赞,这样的事例在建义村不胜枚举。钱家台村民沈国华反映邻居家后阳台用砖头围起来的杂物间在路旁边,影响视线,村民出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存在安全隐患,村委得知此情况后,及时上门与户主唐桥珍沟通,从村规民约、人居环境积分制管理制度等方面与她进行交流,得到了户主的理解。一星期后,唐桥珍后阳台下的杂物间全部拆除清理干净。

有事好商量,解出最大公约数。建义村围绕“完善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政协委员等针对人居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分类、门前屋后“三包”整治后不久又回潮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对于村规民约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落地的问题,大家经过充分协商,提出探索建立红黑榜、积分制等方法,让村规民约真正落地见效。

“之前村里可不是这样的,农村里大家都习惯将鸡鸭散养,粪便多得让人无处下脚;家前屋后也是乱堆乱放,常常是刚刚整治一轮没多久又恢复原样。我们村干部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频繁做工作却收效甚微。政协委员带领大家议出了‘积分制’,自从推行以后,村民们可积极了,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观,村容村貌真是有了大提升!多亏了‘积分制’和‘有事好商量’这两个大法宝。”村干部潘飞滔滔不绝地说。

家家户户“有事好商量”小小积分凝聚大能量

内容全而细,群众心里很服气。目前积分制管理已经在建义村19个自然村全面铺开。建义村党总支书记张国清介绍,建义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积分制”采取常驻住户建档立卡的方式,每户基础分值为300分(1分1元),每月一评,逐月累加,每月评比分值25分。内容涵盖两大类:文明乡风类(环境卫生、乡风美德)和文明新风类(加分项)共17个项目。加分项目由群众根据每项分值自主申请,或由积分制管理考核评分小组申报,扣分项目则根据积分制管理考核评分小组每月定期检查,进行相应扣减,确定每户积分,并根据小组成员平时发现、群众反映、报告等评定积分,动态化更新,做到评分公平、公正、公开。村委会定期通过民主议事会议、公示栏、微信群等途径公示积分情况,每季度设立红黑榜,年底对排名靠前的农户进行“新时代文明户”挂牌,并奖励积分,并将积分与村民的福利待遇相挂钩。

家家户户“有事好商量”小小积分凝聚大能量

干部群众齐上阵,群众是主体。目前“爱卫生、护环境”已经成为建义村村民的自觉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得到巩固,村干部与村民开展集中环境整治的场面少了很多。在建义村环境整治工作群里,网格员们经常争相晒出各村的环境整治工作进度和前后风貌对比。

“好的措施不如制定一套好的工作机制,把钱用在刀刃上比一切都强。”张国清说,“以前一个村一年下来,用于环境整治就要花掉几万元,现在村民自觉参与,原本请小工的钱就用来进行道路硬化、水利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探索积分制,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最成功之处。”

来源:紫牛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