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军举行了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开国授衔授勋仪式。在大授衔仪式上,我军一共授出了十大开国元帅、十大将军、55位开国上将,175位开国中将,以及798位开国少将等1000余位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大业,栉风沐雨,流血牺牲,建立可歌可泣、彪炳史册英雄功绩的开国将帅。
而在全军大授衔期间,我党我军早期牺牲的几位高级将领,却经常被人提及,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叶挺和左权两位将军没有牺牲,是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被授予开国元帅军衔的,这是真的吗?
本期内容,匠哥就圈个有用的历史,解密叶挺和左权,如果没有提前牺牲,能否在1955年首次立功大授衔时,被授予开国元帅军衔呢?

如果叶挺、左权没牺牲,能授予开国元帅吗?
叶挺将军,1896年9月份生于广东归善县一个偏远山村的普通贫农家庭,1912年,叶挺年仅16岁就考入广东陆军小学,1917年,21岁的叶挺从陆军预备学校毕业后,又以全科目优等生的身份,被保送进入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前途可谓不可限量。
1919年,叶挺正式响应,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在毕业后南下加入广东粤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一生,先后出任少校参谋,副营长和总统府警卫营长等职。
在1922年镇压陈炯明叛乱的革命运动中,叶挺率部与叛军激烈交战,以少胜多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冲锋,顺利掩护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女士成功脱险,立下大功。
于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深度合作后,被推荐到苏联莫斯科留学深造,系统学习和深入钻研军事理论知识,与后来的开国元帅聂荣臻,成为了同班同学,同年12月初,叶挺光荣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的一份子。
50岁飞机失事不幸罹难
1925年,叶挺学成归国后,就着手创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力量的中国革命第4军独立团,由叶挺亲自担任独立团长,全身投入到大革命北伐战争中去,因连战连捷,从无败绩。
因此,第4军独立团,也被冠以“叶挺独立团”的美名,而这支部队也是我党,唯一一支能直接掌控的革命武装力量,被称之为“北伐铁军”。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共同密谋背叛孙中山先生,策划大革命失败后,8月1号凌晨,叶挺就与周总理、朱老总和贺龙元帅在江苏南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彻底拉开了我党独立领导民主革命运动的序幕。
叶挺亲自担任第11军军长和前敌总指挥等职,后来又在南下广州起义中,出任起义红军总司令员一职,是我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但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却因故被迫流亡海外10余年,与我党长期失联,可在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下,叶挺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时时刻刻想方设法与我党我军取得联系。
终于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叶挺拥护国共二次合作,统一战线抗日的革命旗帜不动摇,回国后积极收拢改编江南8省游击队,成立新四军。
并于同年10月份,亲自前往革命圣地陕北延安,与毛主席完成会晤,表示会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勠力同心坚决抗日,通过了毛主席的考验,于1938年初,正式出任新四军的军长。
但遗憾的是,在1941年,蒋介石国军反动派,突然在国内掀起第二次反对共产党的高潮,在安徽包围袭击了奉命向长江以北转移撤退的新四军总部机关直属部队。
叶挺将军临危不惧,指挥新四军战士们浴血奋战8天8夜,终因弹尽粮绝,几乎全军覆灭,项英等新四军高层首长当场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虏,先后被转移到江西、桂林和重庆等地秘密关押了5年之久。直到1946年3月初,才在我党的苦心营救下顺利出狱。
毛主席以军委总部机关的名义,高度评价叶挺忠诚为党,竭诚为民,在20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中,始终不改初心,经历重重考验,全心全意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是人民军队和新四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所以重新接纳叶挺加入了共产党,4月8号,叶挺乘坐专机直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罹难,年仅50岁。
37岁以身殉国
左权将军,1905年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偏远山村的贫农家庭,自幼丧父,童年生活受尽了地主反动阶级的欺压与冷眼。
1923年,年仅18岁的左权为了改变命运,投笔从戎,第一次走出湖南老家,不远千里南下广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一期优秀毕业生,是陈赓大将的同窗同学。
1925年,左权在陈赓的介绍推荐下,光荣加入共产党,毕业后出任学生军教导团连长一职,参加过大革命东征和北伐战斗,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左权因政治立场坚定,被党组织选送到苏联莫斯科留学,系统学习军事知识。
1930年,左权学成归国后,奉命到福建闽西根据地担任红军军官学校的教育长,以及红12军军长等职。1931年,左权正式升任红一方面军主力的司令部作战参谋。
短短几个月时间,左权就坐到了方面军参谋长的位置上,革命资历非常深厚,同时,左权也终于兑现自己的天赋,展现出了超凡脱俗的军事指挥组织才能。
1934年,红军被迫执行2万5千里长征转移计划后,左权以红一军团参谋长的身份,指挥先头部队先期出征,先后完成了强渡大渡河、攻占大树堡渡口,以及强渡泸定桥等传奇壮举,有效地策应主力红军安全转移,彻底摆脱了穷追不舍的国民党反动顽军。
1936年10月,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在陕甘宁边区胜利会师后,在11月中旬发起了山城堡战役中,左权配合聂荣臻元帅指挥红一军团和红15军团,完成了对西北王胡宗南主力部队的合围全歼计划行动,仅仅一天时间,就全歼敌军2个精锐团的兵力。
由此开创出了1936年双十二西安兵谏事变前夜的一个伟大壮举和范例。就连刘伯承元帅也对左权在军事指挥的天赋和才华,不吝溢美之词:左权同志在山城堡的军事作战部署是细致周密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左权出任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奉命东渡黄河,开赴华北前线殊死抗战,在山西、河北等地纵横驰骋,积极主导了粉碎日军和伪军铁壁合围的数次阴谋大扫荡,并积极发展和动员抗日群众踊跃参军,壮大我军的抗日力量。
先后取得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数场战役大捷,立下赫赫不朽功勋,在血与火的历练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享誉华夏的抗日名将,同时也是彭老总麾下最得力的助手。
但遗憾的是,在1942年5月份,凶残桀骜的日军为了报复我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取得的伟大胜利,突然出动大兵团偷袭我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为了掩护总部首长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撤退,独自率兵留下断后。
于5月23号不幸在山西辽县十字岭被炮弹击,以身殉国,年仅37岁,左权牺牲后,我党在涉县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公祭追悼会仪式,并将左权牺牲的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叶挺资历足够,但评元帅有些困难
2009年,叶挺和左权将军被我国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重大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那么,如果叶挺和左权两位将军没有提前牺牲,能否在1955年全军首次立功大授衔仪式上积功被授予为开国元帅军衔呢?
国家在准备评定干部等级待遇和审定军衔授予标准时,对于十大开国元帅制定了相当严格的规定。虽然官方并未披露具体规则,但根据民间总结十大元帅的共同点,大致可以分为5点:
1、开国元帅必须参与创建革命根据地;
2、在红军时期,必须担任过军团长或军以上领导;
3、在红军土地革命时期,必须担任过几大方面军的总指挥和领导职务;
4、在抗日战争时期,必须担任过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以上领导职务;
5、在新中国成立后,大授衔开始前,必须入选军委副主席名单。
因为叶挺和左权两位将军牺牲很早,所以最后一点不在考虑范围内,因此,只能对前4点做分析:首先,叶挺将军,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是革命军第4军的独立团长,还参加了我党三大起义其中之二的南昌和广州起义。
后来全面抗战时期,又担任了新四军军长,为民族独立自主和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是我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
因此,如果叶挺没有提前牺牲的话,活到新中国成立后,是完全有资格被授予开国元帅军衔的。但他在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因故出走海外退出共产党。
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当上了新四军军长,可他当时已经不是共产党员,而且从1941皖南事变后,叶挺就长期就被蒋介石软禁关押,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叶挺革命资历足够,但军功缺失,再加上中途退党的情况,想要评元帅军衔,稍微有些困难。
但不论如何,叶挺将军在我党政军众多高级将帅内心中的地位非常高,是值得我们永远追崇的革命英烈。
左权参评元帅非常吃亏
其次是左权,1942年牺牲时,他的职务是八路军前敌副参谋长,主要职责是策划配合彭老总在华北的抗日作战,不过,左权能文能武,是黄埔军校和苏联伏龙芝高级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喝过洋墨水,在军事指挥上的天赋才华令人叹为观止。
所以备受党组总部的器重,不惜对他委以重任,可他在抗战时也只当上了司令部参谋长,而并不是可以直接率部指挥作战的前线将领,在军功评定有很大的局限性。
另外,左权虽然出身红一军团和一方面军,但却在红军时期并未直接担任过军团长这样的实权职务,资历有些不足,这两点原因,都会导致他参加元帅评定时非常吃亏。
而且,1955年大授衔时,曾担任过八路军参谋长的高级将领,大都仅被授予了开国中将或上将军衔,所以,左权即便不牺牲,或许也并没有资格被评为开国元帅。不过因为他的革命履历非常光鲜,所以综合考量的话,左权有极大可能会被评为开国大将军衔,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