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有一段日子了,还是热,在外面走几步都是汗,行人的神色也是匆匆,女人们撑着伞,男人们皱着眉,太阳实在是大。楼下儿童区玩耍的地方总也不见几个娃娃,商场里到了周末就跟下饺子似的,人挤人,真逛的也有,蹭空调的也有,外面太热了,待在家里又无聊得很。
几阵狂风大雨,苏州的温度终于降下来了,太阳没那么烈了,一阵风吹来有了秋的味道,入夜后竟有了丝丝凉意,稍不留神还容易感冒。早上起床来到厨房,惊喜地发现水槽里不安分地趴着十几只小螃蟹,正及其烦躁地吐着泡泡寻找逃脱的出口。婆婆赶忙跑过来跟我说,不知道该怎么做呢。婆婆是北方人,乡下女人别说吃螃蟹了,连螃蟹都没怎么见过,不识公母,不会挑拣,不会做熟。她知道我喜欢吃,便买了。
刚上市的缘故吧,这些螃蟹着实小,一个个的也是可爱,背上的壳不是很硬,腿上的毛也稀疏,力气倒是不小,提起来一个,立马把我夹得大叫起来。5岁的宝宝听到叫声,从房间冲出来,看到这一水槽的小螃蟹,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
螃蟹有很多做法,清蒸的、油炸的、爆炒的、煲汤的,都很美味。我最喜欢清蒸螃蟹,方法简单又保留最原始的鲜味,捏住螃蟹的后背让它的两个大钳子够不着抓你,水龙头下面一边冲洗,一边用小刷子刷刷它的肚子、脚,找来一根细线,把它的钳子、脚都绑起来动弹不得。一个个码到盘子里,每一只上面均匀地撒上细细的盐、葱花、姜沫,喷一丁点料酒,盖上蒸锅的盖子,定好二十分钟,不一会儿就香气四溢,满屋都是螃蟹的香味、鲜味。
关于螃蟹有一件趣事,现在的先生当时还只是男朋友,我们跟同事租住在一套三居室里,小区是老的小区,经常有人在楼下卖自家种的青菜、河里捞的鱼。有一天楼下传来了螃蟹、螃蟹的叫喊,先生很是激动,说是楼下有人卖螃蟹呢,我去给你买。说完就匆匆下楼了,不一会儿就蹬蹬上来了,我问,螃蟹呢。先生说,不是卖螃蟹的,谁家小孩叫螃蟹,家里人在喊呢。一屋子的室友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宝宝也喜欢吃螃蟹,今天早晨格外地乖,早早地刷完牙、洗好脸,端坐在餐桌旁等候了。刚出锅的螃蟹热腾腾的,全身通红,蟹脚都挣扎得掉下来了,眼睛狠狠地瞪着。这些个螃蟹虽然小,黄倒是很足,用筷子挑起一块蟹黄放到宝宝嘴里,直赞太美味了太美味了。
我爱吃海鲜,最爱螃蟹。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宽裕,螃蟹价格贵肉又少,平常人家几乎不舍得去买来吃,酒席上倒是必有一道菜是清蒸螃蟹,一人一只。偶尔爸爸去参加同事的喜宴,总要坐在床头边看电视边等爸爸回来,爸爸知道家里有个馋丫头在等着,也不多耽搁,吃完就早早地回来了,推开房门看到巴巴地等着的丫头,双手一摊,今天席上没有螃蟹呢。馋丫头很失望,撅起嘴巴委屈了。好了,捉弄完毕,爸爸再变魔术似的笑眯眯地从上衣内兜里掏出一只包得好好的螃蟹,馋丫头这边眼泪还打着转呢,立马又裂嘴笑开了。母的螃蟹个头小,但是有蟹黄,舔一口,直鲜到肚子里头,公的螃蟹个头大,蟹黄不多,但是有蟹膏,咬上一口糯糯的,吃到快没了抬头问爸爸,你怎么席上不吃掉啊,爸爸笑眯眯地说我牙齿不好嚼不动啊。
螃蟹好吃,但吃起来很是麻烦,备好一小碟醋,洗干净双手,讲究的人还得准备专业的剥蟹工具。去年螃蟹大量上市的时候有个好友带来阿姨亲手做的蟹肉丸子给我们尝尝,整个丸子都是蟹肉做的,一口下去,肉里溢出来鲜汁,那叫一个欲罢不能,回味无穷,我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感叹阿姨的细心、耐心和对晚辈的爱。
宝宝吃完一只还想吃,蟹性寒不能多吃,吃多了对胃不好,所以要蘸着姜汁醋吃,去掉点寒气,但是鲜味也会打点折扣,这些个蟹很小,再吃一只也无妨,我给她细细地剥着,蘸点醋,送到嘴里,宝宝开心,吃到兴头处问,妈妈你怎么不吃啊。我笑眯眯地说,妈妈不喜欢吃螃蟹。
天渐凉、秋渐深,周末买些螃蟹回家看爸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