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作者:廖昊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为此,乙观艺术中心推出线下艺术分享会《目光之外》,作为重点打造的线下品牌项目,每期邀请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用跨界的思维碰撞,共同开启别有意味的艺术之旅。10月29日晚,第一期分享会“传统&先锋:陌生的经验”在乙观艺术中心举行。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军,知名设计师、策展人、工艺美术师陈卫新,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画刊》杂志主编孟尧,共同探讨传统文化和古典精神之于先锋艺术的隐秘作用。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在从事新的事业、开辟新的道路时,从传统延续来的“经验”往往不可忽视,并常常在不经意间给予助力。在柯军看来,“经验”是宝贵的,因为某种程度上它可以被视作传统本身,意味着严格的规范和优良的习惯,帮助人减少前进途中的误区和盲区。“我们需要重视的是,人有可能因为固守看得到的‘经验’而固步自封,被传统束缚了创新的能力。”柯军说。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在陈卫新看来,经验是比较个人化的,传统可以看作很多个体经验的重叠,慢慢变成某个时代的痕迹往下延续,也无可避免地随着时间的流动、时代的变迁产生更替。他举例说,上世纪初,混凝土和玻璃这两大新材料广泛运用后,迅速给建筑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孟尧把经验区分为个人的“经验”和人所在时代赋予人的公共的、文化的“经验”,两者的变化会深层次地推动一个行业的经验转化。他介绍了《画刊》创刊47年的历程和不同阶段,经过专业和品格的升级,最终把思想性、学术性作为立刊之本,而杂志多年以来的专业传统,熏陶了很多人的艺术品鉴和创新能力,不断把当代性融入到期刊的艺术逻辑中。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在座谈中,柯军介绍了自己一直坚持的“素昆”尝试。这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实验昆剧《夜奔》,放弃了昆剧演员的传统妆扮,以一种全素的方式去演绎演员本身。和柯军一同完成《夜奔》的昆剧演员杨阳也在现场,他回忆说:“有一次和老师(柯军)在苏州博物馆演出《夜奔》,当天是艳阳高照,老师一直在祈祷,下雨下雨下雨。等他上台的时候,果真下起了小雨,老师即兴在雨中‘素颜’演出,当时的场景特别动人。”柯军解释了自己“求雨”的原因:“昆曲有很多唱词,好美啊,我就在想,能不能天给我一点‘眼泪’,就是天上落的‘眼泪’,代表整个剧的氛围,也蕴含着苏州这座城市的性格。更有意义的是,我们的观众里很多是游客,游客即兴碰到了,我们即兴就演了,这也是一种别开生面。”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很多人都期望在传统行业当中产生新的经验,有的人选择的方式是往回走,往传统里面走,从而推陈出新。这些年陈卫新放弃了很多商业项目,反而去进行一些老城的改造项目。在他看来,虽然古人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实际上人们在当下现实生活当中能见到的已经很少了,因此需要思考,如何把现有的一些文化信息扩大、使用,怎么去表达文化的人文性。他举例说,自己在南京市一个街巷里面做了一个少儿的绘本馆,并在空间里做展览,目前正在策划《春节》的绘本展,通过彩绘描绘出春节这个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经验、文化传统。“这个项目就是用艺术来产生黏性,把家庭、孩子们黏合在这样的艺术空间;同时经过这种绘画的教育,得到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我觉得这种方式应该说是未来做城市更新更需要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完全用一种建筑表面的图示化的改变去完成。”陈卫新说。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从2019年起,孟尧及其团队开始了“《画刊》封面计划”,每一年画刊都有一个年度主题,12期封面会选择12个艺术家,针对年度主题来进行唯一性的创作,同时还会有一些艺术家自己的创作感言、手记和相关访谈。当这12期期刊出完以后,团队会把12期封面的视觉内容转移到展览现场,延展到空间进行表达。孟尧认为:“这样一种创造力的关联,不是一个简单地建构一个舞台,把聚光灯打到艺术家身上。它实际上呈现的是一个艺术创作者跟一个期刊的编辑者,如何在一个具体的语境里面共建一种文化经验。我想,这种文化经验反映的就是当代性在期刊的叙述逻辑里面,以及在展览的空间里面如何呈现。它包含了艺术家的个人意志跟他对文化跟社会的认知,也包含了期刊通过一种新的手段,对现场进行了能动性思考的反映,它是个人经验跟文化经验的一个共构。”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跨界,常常被人们视作取长补短、碰撞出“新”的有效手段。柯军认为,很多人的跨界就是伸出“脚”跨在界外,然后自己的重心其实还在圈内。“你的脚有多长呢?你得伸多远呢?我们的跨界需要真正地跨出自己,到别的界里面去扎扎实实地学习。再回过头来再看你自己这个圈,是不是可以再大一点,可以再无边一点,真正地跨出边界而并不只是跨界。”

陈卫新表示,跨界对于设计行业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设计者不像单纯的艺术家,完全是一种自我创造。实际上这个设计师更多的是跟委托方一起创造,委托方也是越来越多元的。比如在城市更新领域,更多的要考虑到一个城市的需求,站在这个角度上,可能要把一些自我的东西及时隐去。“当然,你的‘轴线’是不能动的。我觉得要坚持在一个主轴上面,然后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些,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多地接受美、感知美。”

传统&先锋,碰撞陌生经验!乙观文化推出首期艺术分享会

“如今,所有行业的人都应该努力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所谓的跨界,能否成功取决于人的学习能力。你跨界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你,互相交流经验,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不同的工作习惯,这之间会产生很多有意思的化学反应。但是,你首先得知道自己的坐标在哪儿,你跨出去的目的实际上还是让别人了解你,是把别人引过来,而不是简单地去完成跨越这个动作。”孟尧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