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春的一天,井冈山突然传来一声枪响,毛主席接到汇报,时任红四军教导队任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的陈伯钧,开枪杀害了自己的上级队长吕赤。
听闻此事,毛主席心中大惊不已,他赶忙叫来了时任士兵委员会主任的张令彬,毛主席说:“你们吕队长被陈伯钧误杀了,你看不杀陈伯钧好不好?”
当时一次战斗,陈伯钧缴获了一支手枪,但是开不了,吕赤看到,就开玩笑的说他这把枪是破枪,是半斤铁,陈伯钧不服气,就鼓捣鼓捣,最终还真的让他鼓捣好了。

事情发生当天,陈伯钧去给吕赤看,当时,他拉开了枪栓,扑通,子弹打在了吕赤的身上,他当即倒地,停止了呼吸。
吕赤被陈伯钧误杀,许多红军战士非常气愤,说是要将陈伯钧枪决,陈伯钧自己也很苦恼,他也没办法,只好等毛主席的决定。
士兵委员会主任张令彬告诉毛主席,许多红军战士要求枪决陈伯钧,毛主席也知道大家的内心想法,但是部队当时的人才不多,陈伯钧还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因而,已经失去了一位黄埔学生,他不愿再失去一位。
毛主席决定召开会议,给大家讲道理,毛主席说:“吕赤是个好同志,陈伯钧也不是坏人,他是跟吕队长开玩笑,枪走火误杀了人。他们一个是黄埔军校出来的,一个是黄埔武汉分校出来的,表现都不错,军事上也有一套。这样的人我们很缺呀!我们能不能只追悼一个人?”
大家对毛委员还是很信服的,不过也有人问:“难道陈伯钧杀了人就不了了之吗?”
毛主席严肃的回答:“当然不能不了了之。我们不让他偿命,但是要惩罚他的。吕赤同志未能完成的工作要由陈伯钧一个人加倍完成。另外再罚他一百板子,大家同意不同意?”
在毛主席的调和下,陈伯钧算是“逃过一劫”,随后,他被降为副连长。
此后多年,陈伯钧一直以饱满热情的革命信念和力量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伯钧先后担任红20军参谋长、红3军第7师师长、红15军军长等职。
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到第五次的历次反围剿战斗,刀枪无眼,在永新北乡战斗时,陈伯钧身先士卒,退步中弹,负了重伤,虽然如此,此后作战,他依然是凶猛无比,在苏区的反围剿战斗时,陈伯钧三次负重伤,多次负轻伤,他对革命贡献极大,因而在1933年时,他获得了苏维埃政府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
长征时期,陈伯钧担任红五军团参谋长,他协助军团长董振堂,指挥部队进行后卫任务,他们多次打退国民党部队的追击,因而被誉为“铁屁股”
1935年,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陈伯钧来到红四方面军的红九军担任参谋长,张国焘后来率部南下,甚至搞分裂,陈伯钧坚决抵制,为此,他被降职。
直到1936年初,张国焘知道南下的路行不通,他只好率部北上,部队到达陕北后,陈伯钧历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等职。
抗战全面爆发后,陈伯钧被任命为120师359旅旅长,不久,他被调回了延安,历任抗大训练部部长,第二分校校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陈伯钧历任合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员,四野12兵团副司令员等职,他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鲜为人知,毛主席实际上算是陈伯钧的老师,1926年底,陈伯钧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那个时候,军校的总教官是共产党员恽代英,毛主席经常受邀前往学校讲课,陈伯钧由此结识了毛主席。
那个时候,陈伯钧就被毛主席渊博的学识打动,秋收起义时,陈伯钧时任独立第三团新兵训练处主任,9月10日,毛主席与参加秋收起义的全体干部见面,阐述了当前形势和党的任务,陈伯钧来到了毛主席的面前,向毛主席请教新兵的政治和军事训练问题。
毛主席对陈伯钧虚心求学的态度很满意,当即谈了自己的想法,谈话最后,毛主席勉励陈伯钧,要好好工作,此后,陈伯钧一直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直到革命的胜利。
建国后,陈伯钧历任湖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高等学院院长等职,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三枚一级勋章。
文革时期,陈伯钧受到了批判,1967年五一劳动节时,陈伯钧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观礼,毛主席看到他后,亲切的问他:“伯钧呀,听说你病了?”陈伯钧非常感动,他说:“是的,谢谢主席的关心。”
1968年八届十二中全会时,毛主席问其中一位代表是哪的人,此人说是“四川达县”,毛主席听后说:“哦,你是伯钧同志的老乡啊。”
那位代表没听清,就问:“是哪位同志啊?”
在旁边的周恩来,敏锐的察觉到,毛主席是想要用这种方式保护陈伯钧,他就在旁边说:“主席讲的陈伯钧同志,是一位井冈山时期的老同志,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正是毛主席,周恩来这番公开的讲话,陈伯钧的处境,改变了很多,此后,毛主席与陈伯钧再未见过面,1974年,陈伯钧因病去世,享年64岁。